摘要:2024年7月15日至7月28日,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9起,同比(34起)上升44%,环比(27起)上升81%。其中,西峰区20起、宁县6起、庆城县5起、环县5起、合水县5起、镇原县4起、正宁县3起、华池县1起。
庆阳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警情预警(2024.7.15—7.28)
1发案情况
2024年7月15日至7月28日,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9起,同比(34起)上升44%,环比(27起)上升81%。其中,西峰区20起、宁县6起、庆城县5起、环县5起、合水县5起、镇原县4起、正宁县3起、华池县1起。
2损失情况
2024年7月15日至7月28日,全市被骗资金211.28万元,同比(269.16万元)下降21.5%,环比(166.62万元)上升26.8%。
3发案类型
据分析,7月15日至7月28日,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类型主要为刷单返利类诈骗14起(占全部案件的29%),虚假网络游戏交易类诈骗7起(占全部案件的14%),招嫖色诱类诈骗7起(占全部案件的14%),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5起(占全部案件的10%),冒充公检法诈骗5起(占全部案件的10%),虚假网络贷款诈骗4起(占全部案件的8%),冒充网络平台客服诈骗3起(占全部案件的6%),婚恋交友类诈骗2起(占全部案件的4%),机票改签类诈骗1起(占全部案件的2%),虚假信息交易类诈骗1起(占全部案件的2%)。
4易受骗群体
从7月15日至7月28日发案情况来看,以上发案类型中,被骗受害人群多为务工青年、无业人员及中小学生。
5典型案例
01
虚假网络游戏交易类诈骗案例
近日,华池县小Y在暑假期间使用其爷爷的手机玩游戏,无意间被他人拉入一群聊,该群都是所谓的“游戏发烧友”,小Y见大家互相交流领取游戏皮肤装备的办法,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询问如何免费领取,随后有一“热心”网友添加其QQ指引下载了陌生APP,绑定手机支付方式后对方慌称小Y属未成年人,随意购买导致游戏平台账号被封,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以此恐吓小Y配合相关部门查验手机交易记录。小Y害怕自己玩网络游戏被家人发现,便独自按照对方指示打开支付宝,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等信息如实告诉对方,之后在对方的要求下删除了所有聊天记录、卸载了陌生APP,待将手机归还家人后,家人发现银行卡内的6万元被他人莫名转走,询问小Y才意识到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遂报警。
庆阳市96110反诈专线提醒您:暑假期间,骗子利用未成年人对游戏的狂热,依靠各类新兴小众软件,打着“免费赠送游戏皮肤装备”、“低价出售游戏账号”等名义,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了系列骗局,引诱孩子们一步步上当受骗。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的安全教育,不要让孩子随意扫描二维码、点击不明链接、下载不明软件,切勿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告诫孩子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支付账户及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正确引导,避免孩子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侵扰,一旦遭遇诈骗,要准确记录骗子账号、联系方式,保存相关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等立即拨打96110报警。
02
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
近日,西峰区小L在家中刷快手视频时,看到有喜欢的明星视频号,便点击关注添加了QQ,之后通过QQ聊天对方又向其推荐两个QQ好友给小L发送了几张明星照片,接着就有一自称是“明星律师”的陌生人以小L泄露明星个人隐私、照片为由向小L发了一份律师函,恐吓小L若不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的话将对其进行诉讼、罚款并刑事拘留,小L怕承担法律责任,便听从对方指引下载了手机共享软件,并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告诉对方。第二天,小L发现自己莫名申请了一个虚拟建行卡,手机绑定银行卡内的钱已通过虚拟卡转出,询问对方发现自己被拉黑,意识到被骗遂报警,共计被骗1.79万元。
庆阳市96110反诈专线提醒您:不要轻信网络消息、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随意进入陌生群聊、不轻信陌生人说的话、不与陌生人进行屏幕共享、不将验证码、手机支付密码等信息随意告知陌生人;与陌生网友交流时,一旦提及金钱,一定要提高警惕,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在受到对方威胁、恐吓时,应第一时间告知家人,寻求帮助,必要时报警求助,避免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拨打96110报警。
6约谈情况
西峰区、庆城、环县、华池、合水、宁县、正宁、镇原均已对7月1日至7月14日立案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相关被骗人所在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办、社区)进行了警示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