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庆阳丨一张油布票 • 苏币

摘要:翻开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画卷,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党在革命年代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宏伟壮观的革命史、战争史,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共产党人崇高信仰的发展史、智慧史。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在华池南梁成立,年仅21岁的习仲勋当选为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为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南梁政府在边区设立了集市,并发行了自己的货币——“苏币”。这种货币是手工刻版,印在粗麻布上,盖上边区政府财政委员会的大印,为防止褪色再刷上一层桐油才可以使用,群众称之为“苏票”或“油布票”。“苏币”一共发行两次,1934年发行

翻开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画卷,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党在革命年代的历史不仅是一部宏伟壮观的革命史、战争史,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共产党人崇高信仰的发展史、智慧史。1934年11月,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在华池南梁成立,年仅21岁的习仲勋当选为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为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南梁政府在边区设立了集市,并发行了自己的货币——“苏币”。这种货币是手工刻版,印在粗麻布上,盖上边区政府财政委员会的大印,为防止褪色再刷上一层桐油才可以使用,群众称之为“苏票”或“油布票”。“苏币”一共发行两次,1934年发行了面值为一角、二角、五角的“苏币”;1935年春,又发行了面值为一元的“苏币”,两次发行总额3000元。在此期间,还发行了“陕甘边区苏维埃银行券”。

微信图片_20240710121223

640 (2)

为促进“苏币”流通,边区财政委员会在荔园堡设立了4个“苏币”兑换处,一元“苏票”兑换一块银圆,群众和商人都可以直接用“苏币”兑换银圆,但不允许用国民党货币兑换银圆。时任边区革命委员会委员的张策在回忆录中说:“苏票与银圆等值。为了取信于民,解除群众和商人的后顾之忧,边区政府财政委员会在荔园堡设立了苏票与银圆兑换处,使苏票获得了很高的信誉。这样,老百姓对苏票这种印刷很粗糙的票子和银圆一样喜欢。”南梁政府推行的货币政策,是一场金融战争,其意义不亚于反“围剿”斗争。习仲勋和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凭借自己的智慧,赢得了经济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