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端午】【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西峰区:民俗荟萃 浓情端午

摘要:在第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普品展销区,造型各异的香包吸引来往游客驻足观赏购买。“有传统的绌绌香包、线盘粽子,还有创新的醒狮、事事如意、好事‘发生’等香包,都很受欢迎。”西峰区绣芳香包销售人员王振银说,这几天,销售收入非常可观。

农历五月的董志

荷包飘香

端午节如约而至

西峰街头人山人海

勤劳善良、多才多艺的西峰人

把针尖上的灵慧和祝福

汇集在一个个香包之上

缀满在人们的身上

……

在第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普品展销区,造型各异的香包吸引来往游客驻足观赏购买。“有传统的绌绌香包、线盘粽子,还有创新的醒狮、事事如意、好事‘发生’等香包,都很受欢迎。”西峰区绣芳香包销售人员王振银说,这几天,销售收入非常可观。

一路走一路看,方寸之间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市民席秀娟带着孙女来逛香包节。10岁的小孙女看着手上戴的花花绳、脖子上挂的福娃,还有老虎、小毛驴、九色鹿等摆件,爱不释手。“你看,十二生肖挂件,精巧可爱,配色讲究,看着都欢喜。”席秀娟说。

相较于老人喜欢的传统香包,年轻人则更青睐创新香包。“庆阳香包是针尖上舞动的浪漫,也是最真挚美好的祝福。”李雅丽说,她选了好事连连、年年有余等寓意美好的挂饰准备送给远方的朋友。

走进精品展区西峰展厅

这里又是另一番风景

西峰区精品展厅整体以“南佐遗址”文化为设计元素,以“南佐夯土城墙”造型为创作原型,中式古典风格贯穿整个展馆。

视频演播区,以动态的形式向游客展示“南佐遗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西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精品展示区,一幅幅、一件件精美的剪纸、面塑等非遗文化精品体现了西峰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在非遗传承体验区,游客在剪纸传承人吉彩琴、陶塑传承人徐鸿伟的指导下,学习非遗技能,感受非遗文化的神奇魅力。

剪纸长卷《医祖岐伯》《周祖农耕文化》,面塑《孔雀献瑞吉祥如意》《大美庆阳活力甘肃》,刺绣《荷韵图》《大吉图》,传统香包《鸳鸯戏水》《福在眼前》以及文创作品五毒螃蟹、枕顶组合等作品,深受游客喜爱,大家争相询价购买。

孩子肩背五毒香包趋吉避邪,情侣互赠香包传递情意,老人们脖戴香包祈求福寿平安……头戴型、肩卧型、胸挂型、背负型、脚蹬型,端午节的西峰,人人身上“荷包”飘香……

浓浓的香草气味中

人们行走在街头巷尾

也行走在深深的祝福之中

……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