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换俊:身残志不残 制作面塑喜迎香包民俗文化节

摘要:一把小刀,几色面团,一双巧手,揉搓压拍……经过几经打磨,随后一位笑容可掬、栩栩如生手报金元宝的财神爷就诞生了。

一把小刀,几色面团,一双巧手,揉搓压拍……经过几经打磨,随后一位笑容可掬、栩栩如生手报金元宝的财神爷就诞生了。

日前,在宁县平子镇下源村王换俊家中,神话人物、历史英豪、动物造型等一个个手工捏出的面塑工艺品惟妙惟肖、形态逼真。今年49岁的王换俊17岁时,因为一场意外事故,不幸摔伤致使双腿残疾,最初,他非常失落,感觉自己的人生也快结束了。在家人的不断鼓励下,王换俊重拾生活信心,开始学习接触画中国画。随后,王换俊又尝试接触面塑,而这还与曾经制作喜剧头帽的外公影响离不开,小时候常常观看外公制作戏剧头帽,而头帽上各种人物的逼真造型,也为他做好面塑造型增添了不少信心。

“面塑制作先要用铁丝绑好骨架,然后用报纸将人物形象大体缠出来,最后用面塑材料一步一步精雕细琢,一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就呈现了。”王换俊大体上道出了面塑的制作步骤。“面塑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诸多因素,要想成为面塑艺术的行家,就需要具备较高的造型能力和长期甘于寂寞的执守。”王换俊回忆说,为了做好面塑,他不但翻阅了大量有关素描、色彩等的美术书籍以及传统文史经典,他还经常利用手机,在网络上深入研究历史故事,丰富和拓展面塑创作的素材。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失败,几经灰心又几经奋起,王换俊终于在不断的实验和改进中初见成效,而为了使自己的面塑作品精益求精,他在每次加工的时候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承受太多的孤独和毅力,当然也为他收获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换俊的面塑作品深受周边老百姓的欢迎,顾客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大,他还获得深圳市“金牌面塑艺术名家”、甘肃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道德风尚奖、宁县“共筑清风”优秀作品等荣誉称号。“第十九届香包民俗文化节马上就要开幕了,我用了两个多月时间,特意做了‘五虎上将’‘福娃抬花轿’‘喜迎香包节’等20多个人物面塑造型,目的就是祝愿咱们的香包节越办越红火。”对于即将到来的香包节,王换俊喜笑颜开并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全媒体记者 李建强)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