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庆阳·包容天下】西峰:端午节香包消费市场“火”力全开

摘要:在西峰,人们历来就有端午节佩戴香包的传统习俗。随着端午节临近,西峰区的民俗市场上,各类香包产品琳琅满目、供应充足、购销两旺。

西峰,人们历来就有端午节佩戴香包的传统习俗。随着端午节临近,西峰区的民俗市场上,各类香包产品琳琅满目、供应充足、购销两旺。

这段时间,在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赶制香包、打包装箱,准备发货。今年西峰区各香包刺绣公司、香包生产大户早早就备足了货源,保证端午节香包的供应。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张娜说:“最近做的都是龙,因为今年是龙年,在这个挂件龙的上面体现了两个寓意,一个是吉祥如意,一个是顺遂安康。”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鹏说:“在端午节和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绣娘加班加点赶制香包,截至目前累计生产40余万件香包刺绣产品,完成订单销售六十万元,生产量同比增长35%,订单量同比增长30%以上。预计全年可生产120万件香包产品,实现销售额260万元左右。”

640 (3)

在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展厅,货架上各类香包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不时有市民和游客前来选购。今年,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的绣娘在传统香包刺绣中融入现代元素,创作了刺绣挂件、佩饰等,这些香包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张秀芳说:“这款产品是我们今年销量最好的,它的亮点是我们用传统手工艺缠线和现在的刺绣相结合而成,根据顾客的需求配制了各种各样的香料,这款产品我们同时也生产了大中小,大的可以挂在房中,中的可以挂在车上,也可以做配饰,小的可以挂在包包上,美观更实用。”庆阳香包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西峰区通过创办“文化集市”、开展香包刺绣技能培训等措施,大力发展香包刺绣、面塑等非遗文化产业,努力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成功转化。目前,西峰区年平均生产香包刺绣等民俗文化产品600万件,实现产值7000万元。可观的经济收益,也增强了群众发展香包产业信心和干劲。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张秀芳说:“我们香包这几年销量这么好,多亏政府搭建平台,带领我们外出参观学习,让我们拓宽了思路,学到了好多技术,让我们这些只会穿针引线的妇女,现在都可以走向致富道路,把小香包做成了大产业,现在我们香包销量越来越好,销到了全国各地,出口瑞典、俄罗斯等国家。”

庆阳凌云服饰集团轩辕香包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鹏说:“近年来,随着历届香包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我们庆阳香包知名度越来越大,市场需求量每年都有新的增长,对于香包企业来说,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信心也是越来越足。我们也会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把庆阳香包产业做大做强。”

王春燕 温聪聪 西峰发布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