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在庆阳】庆阳市级非遗传承人赵东阳:灵动指尖 让剪纸“活”起来

摘要:“剪纸非遗进校园 一刀一剪美传承”。合水县西华池小学教师赵东阳把剪纸艺术带进课堂,通过讲解和演示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们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从而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让剪纸艺术在校园中“活”起来。

剪纸非遗进校园 一刀一剪美传承”。合水西华池小学教师赵东阳把剪纸艺术带进课堂,通过讲解和演示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们欣赏非遗、热爱非遗,从而去保护非遗、传承非遗,让剪纸艺术在校园中“活”起来。

近日,记者走进西华池小学的社团课后服务课堂,非遗传承人赵东阳正在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剪纸基本技巧,展示各种风格的剪纸作品并现场示范剪纸步骤,引导学生了解剪纸艺术。“我在上学期间就比较喜欢剪纸,常把剪纸用于报头设计、教室布置这方面。第一届庆阳香包节的时候,我以黄河象为题材,剪的百象图,得到了不少人的喜欢。”赵东阳告诉记者。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赵东阳将剪纸艺术引入课堂,让校园成为非遗传承体系中的重要场所,通过讲解和演示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内涵,感受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民间剪纸文化。赵东阳说:“以前剪纸多用于传统节日的窗花,现在不仅服饰、镜框和画轴里都可以粘贴,同时团扇、灯笼上也可以装饰,服装也能融入一些剪纸的元素。”“我学习剪纸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了解到很多的剪纸方法和技巧。”西华池小学学生方悦蓉告诉记者,她已经学会了风车花纹、春字、窗花等,希望以后还能学到更多的剪纸方法,剪出更多美丽的作品。近年来,赵东阳为了让传统的剪纸技艺传承下来,他积极培育非遗传承人的同时,结合现代审美,不断创新作品,把剪纸从窗花变为摆件、饰品,通过创作让它展示时代的发展,真正地让剪纸这门技艺“活”起来。

记者 陆洋 李晓宁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