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在庆阳】庆阳市级非遗传承人赵玉珍:巧指绣“传承”

摘要:香包刺绣是一种做工精美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香包又名荷包,也是民间刺绣中最能展示风采,最受大众喜欢的挂件。市级非遗传承人赵玉珍用她手中的一针一线,诉说着她对香包刺绣的热爱,她希望将香包刺绣这门传统技艺永远传承下去。

香包刺绣是一种做工精美具有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香包又名荷包,也是民间刺绣中最能展示风采,最受大众喜欢的挂件。市级非遗传承人赵玉珍用她手中的一针一线,诉说着她对香包刺绣的热爱,她希望将香包刺绣这门传统技艺永远传承下去。

640 (5)

小时候,赵玉珍总是跟在母亲身边扯线团、穿针,偶尔也会跟着绣上几针。母亲巧手翻飞间,绣布上便出现了精巧的图案,在她的心中种下了热爱的种子。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香包刺绣,2005年,赵玉珍带着自己的十几件作品前往北京、上海、西安等地进行推广。“当时在北京的一家工艺品店,我做的一幅刺绣卖了3000元,这是我通过刺绣赚到的第一笔钱,也让我看到了做香包刺绣的前景。”也正是那个时候,更加坚定了赵玉珍把香包刺绣做好、继续传承下去的决心。后来,为了更好地传承、推介香包刺绣,赵玉珍成立了玉珍香包刺绣有限公司,采取手绣加机绣的方式组合生产,年均生产制作香包刺绣作品3万余件,近年来在兰洽会、香包节等各种节会展销作品上万件。赵玉珍作为市级非遗传承人,为了推介合水香包刺绣,她走进培训班、走进校园,通过对刺绣技法、花纹图案等进行细致的讲解,带领更多的人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亲手制作了香包、花花绳,这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非常的有趣,我也很喜欢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品。”合水一中学生汪怡涵告诉记者。

如今,赵玉珍依然在传统刺绣香包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通过特色香包刺绣制作和示范带动等方式,让非遗“活”起来。她说:“作为香包刺绣的传承人,我有责任将香包刺绣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优秀的传统技艺。我也会把更多新时代的元素和文化融入作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香包刺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传统的香包刺绣技艺发扬光大。”

记者 陆洋 李晓宁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