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支撑 联合攻关 加快早胜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摘要:早胜牛是甘肃省唯一的地方牛品种,2010年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地方品种之一,是十分珍贵的种质资源,也是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加快早胜牛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步伐,5月28日~30日,庆阳市农科院特邀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专委会委员、天津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马毅来庆考察,并就东西部协作项目《早胜牛保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和《构建早胜牛基因编辑育种体系》两个项目的实施进行座谈磋商。随后,市农科院科研人员

早胜牛是甘肃省唯一的地方牛品种,2010年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地方品种之一,是十分珍贵的种质资源,也是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了加快早胜牛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步伐,5月28日~30日,庆阳市农科院特邀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专委会委员、天津农科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马毅来庆考察,并就东西部协作项目《早胜牛保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和《构建早胜牛基因编辑育种体系》两个项目的实施进行座谈磋商。随后,市农科院科研人员与马毅研究员,赴宁县蕃源牧业、博达牧业、时代有为和正宁正兴农业公司实地查看调研早胜牛保护现状、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等情况,与宁县、正宁县畜牧兽医站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进行技术交流,就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前期评估和探讨,研究确定项目下一步推进计划、重点内容和实施方案。

近年来,市农科院按照全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相关要求,积极加强院-院、院地和院企合作,紧扣产业技术需求,组建专门科研团队,强化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市农科院畜牧养殖研究所围绕早胜牛资源调查、保护、鉴定和选育,持续加强对外项目合作与交流,与天津市农科院马毅研究团队联合,2023年申报争取东西部科技协作《早胜牛保种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项目,采取院企联合育繁推方式,在做好早胜牛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着力加快种公牛筛选保种、遗传材料制作、高效繁育技术应用和核心群组建,坚持保用结合、以用促保,迈出了早胜牛遗传改良、种质创新利用的关键一步,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目前,项目组已基累计制作完成冻精1万余支,累计制作冻存体内、体外胚胎218枚,已成功纳入国家遗传资源库。在宁县、正宁县组建早胜牛核心育种群1000余头,建立了基础群档案,完成核心育种群分群管理、体尺测定、血样照片采集,已利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等技术,完成226头早胜牛核心群的配种扩繁工作,搭建了早胜牛新品系的育种框架体系,为早胜牛系统选育及开发利用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  

今年以来,市农科院通过多方衔接,再次与天津市农科院联合争取到东西部协作《构建早胜牛基因编辑育种体系》项目。下一步,项目组将重点围绕早胜牛基因编辑体系构建,利用CRISPR/Cas9、全基因组重测序、基因编辑、胚胎移植等技术,开发早胜牛优异性状,研发精准鉴定技术,筛选鉴定早胜牛品种的特异性SNP标记和特殊基因组序列,系统挖掘早胜牛基因组特征区域及特异基因,并开展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和胚胎移植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早胜牛的选育扩繁、选种选配、生产效率和牛肉品质,培育具有“双肌牛”性状、产肉性能高、肉品质优的早胜牛肉用新品系,实现早胜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增加养牛户经济收入,推进早胜牛种业持续发展,提升庆阳肉牛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效。

来源:市农科院 作者:贺怀刚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