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稳就业 补强链 “乡村就业工厂”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

摘要:立足发展县域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回应群众意愿、发展“回归经济”等需要,今年以来,宁县坚持把建办乡村就业工厂作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围绕“建起来、立得住、运营好、效益稳”目标,突出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加强统筹谋划,积极鼓励引导,全面推进乡村就业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乡村就业(圆梦)工厂53个,产品涵盖电子零部件、体育器材、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日化用品、服装等30多个种类,吸纳3310人实现稳定就业,产值突破7亿元,人均增收3万元。

立足发展县域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回应群众意愿、发展“回归经济”等需要,今年以来,宁县坚持把建办乡村就业工厂作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围绕“建起来、立得住、运营好、效益稳”目标,突出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加强统筹谋划,积极鼓励引导,全面推进乡村就业工厂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各类乡村就业(圆梦)工厂53个,产品涵盖电子零部件、体育器材、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日化用品、服装等30多个种类,吸纳3310人实现稳定就业,产值突破7亿元,人均增收3万元。

全县紧扣区位优势精准布局,在自然条件较好和交通条件相对便利的南区、县城,以制造类项目为主;在人口密集、劳动力富裕的西区乡镇,以初加工、深加工类项目为主;在农产品、中药材种植面积较大的东区和中片乡镇,以农业全产业链项目为主。创办了以甘肃谷和春农业为代表的第一产业类乡村就业工厂19个,以恒瑞康生物科技为代表的第二产业类乡村就业工厂23个,其他产业就业工厂11个,形成了各有侧重的良性发展格局。

同时,宁县坚持把健全政策体系作为促进乡村就业工厂发展的有力举措,制定印发行业部门企业项目清单、办事指南和政策清单,提高企业办事效率,以“店小二”姿态提供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全天候服务。县政府梯次设定乡村就业工厂奖补标准,差异化落实奖补政策,分类扶持乡村就业工厂发展。对达标的就业工厂(吸纳稳定就业人员达到20人以上,其中带动脱贫劳动力、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残疾人和就业困难人员达到10人以上的)分梯次一次性奖补10至30万元;对乡村就业工厂每年度吸纳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且足额发放工资的,按3000元/人标准给予吸纳就业奖补。

今年以来,宁县还充分发挥本县在外务工创业人员多的优势,抢抓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有利时机,促进人员回归、人才回引、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就地吸收农村劳动力,使其转变为产业工人或亦工亦农的兼业型工人,让群众实现了就业、增收、顾家“三不误”。

宁县还突出双层监管保障运行,将乡村就业工厂工作纳入实绩考核办法,分解到乡镇部门,压实责任,奖优罚劣。靠实行业部门指导责任和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乡镇建立健全乡村就业工厂基础台账,全面准确记录建设主体、建设资金、经营主体、运行状况、就业人数、带贫人数、公共就业服务、享受扶持政策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清、人员清、政策清。

此外,为积极扶持乡村就业工厂,推动工厂由小升高、高转规、规变强发展,宁县对小规模的加强政策扶持和精心指导,帮助拓展发展理念、扩大经营规模;对具有一定规模的按照规上企业标准,由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及时跟进,帮助解难题、破瓶颈,助推发展壮大;对达到规上企业标准的持续督促引导,向全市乃至全省行业领域龙头企业方向发展,构建形成分层次、分产业、分领域整体提升的多元发展体系。(全媒体记者 陈龙)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