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县全面小康志(1978—2021)》《宁县扶贫志(1949—2021)》旨在全面展示宁县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果,为提升志书品质,现特向社会、个人和单位征集有关宁县扶贫及全面小康建设工作的相关图文资料。
《宁县全面小康志(1978—2021)》《宁县扶贫志(1949—2021)》旨在全面展示宁县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果,为提升志书品质,现特向社会、个人和单位征集有关宁县扶贫及全面小康建设工作的相关图文资料。
一、征集范围
1949年以来,宁县在扶贫开发和全面小康建设过程中反映有存史价值的新旧对比图片(照片)、文字资料(含调研报告、相关报道、论文、书籍及其他有关资料)。
1.反映全县贫困状况及新旧面貌变化、脱贫工作过程、人民群众尤其是贫困户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及生活变化的文字、图片资料。
2.反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农业产业发展、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新旧对比图片;反映农村经营体制变化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工作的图文资料。
3.反映宁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辉煌成就的图文资料。
4.反映社会各界与宁县脱贫攻坚开展地区交往的重要信件、慰问信、感谢信;与脱贫攻坚有关的题词、标语、小说、报纸、书刊、杂志等图文资料。
5.反映社会各界倾情帮扶、东西协作、扶贫扶智等工作的图文资料。
6.反映宁县脱贫攻坚工作亲历者收藏的文件资料、图书报刊、媒体报道、个人日记、手稿、笔记、信函、著作和回忆文章等。
7.反映宁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事迹材料。
8.实物类资料可通过扫描、拍照的形式,形成图文资料上报。(包括反映扶贫工作的笔记本和精准脱贫记录表;使用的各种证件、饭票、出入卡、工作证;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表彰的荣誉证书等;各种徽章、纪念章,以及其他反映脱贫攻坚的学习、工作、生活所涉及的实物;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产业,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农业产业有关的地方特色农产品等,其他特色宣传资料、具有独特价值与意义的实物)。
9.先进人物及先进集体收录时间范围为1949年至2021年,具体划分为人物传略(在扶贫工作中因公殉职人员或在扶贫工作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已逝人员);人物简介(在扶贫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并获省部级及以上表彰的人员);人物名录(在扶贫工作中获县级及以上表彰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在扶贫工作中获得县级及以上表彰的先进集体,另需提供获得省市级及以上先进集体的获得荣誉的照片)。
二、征集要求
(一)文字材料要真实客观
1.所提供的资料应为原件,客观真实,导向正确。
2.文字材料要求行文简洁,表述得当,材料以Word格式提供电子版,并注明供稿单位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二)图片要清晰完整
1.主题突出、内容健康、画面清晰,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拍摄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题)等基本信息。
2.图片应为原件,未经PS处理。单幅作品文件不小于3M,分辨率300dpi以上(对反映历史面貌的老照片不作要求)。
(三)案例收集具有故事性、典型性。除了文字,要有图片作为佐证(个人或集体荣誉证、徽章等原件现场核对后带回,留存复印件按标准选择入志)。
三、报送办法
可通过邮寄或直接送达《宁县全面小康志》《宁县扶贫志》编辑部,数码图片(照片)提供拍摄者或提供者真实姓名、联系方式、联系电话。所有图文资料一经采用,根据有关规定进行署名,选用图片(照片)5张以上者姓名在后记中进行记述。
截止时间:2024年7月31日
联系地址:宁县人民政府集中办公区会议中心2楼203室
联系单位:《宁县全面小康志(1978—2021)》《宁县扶贫志(1949—2021)》编辑部
联系电话:0934—6641231 0934—6589219
宁县两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