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型鸮类,上体暗灰色;外侧翅上覆羽外翈棕白色,在翅上形成显著的棕白色翅斑。下体白色或皮黄白色,胸具细密条纹和虫蠹状斑。头圆,无耳羽簇,面盘明显、橙棕色,羽端黑色具白色羽干纹。前额黑褐色,头顶和后颈黑色,羽缘具大的橙棕色斑;眼先及眉纹白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端斑,皱翎褐色。翅上覆羽暗褐色,中覆羽具大的橙棕色亚端斑,大覆羽亚端斑呈卵圆形,棕黄色或白色,初级覆羽黑褐色具不明显的浅褐色横斑及斑点。飞羽暗褐色具浅棕白色横斑及灰褐色端斑。尾羽暗褐色,具6道棕色横斑和灰白色端斑。颏及上喉棕栗色具黑褐色中央斑,两翈尖端白色,
灰林鸮Strix aluco 鸮形目鸱鸮科
主要特征及分布
中型鸮类,上体暗灰色;外侧翅上覆羽外翈棕白色,在翅上形成显著的棕白色翅斑。下体白色或皮黄白色,胸具细密条纹和虫蠹状斑。头圆,无耳羽簇,面盘明显、橙棕色,羽端黑色具白色羽干纹。前额黑褐色,头顶和后颈黑色,羽缘具大的橙棕色斑;眼先及眉纹白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端斑,皱翎褐色。翅上覆羽暗褐色,中覆羽具大的橙棕色亚端斑,大覆羽亚端斑呈卵圆形,棕黄色或白色,初级覆羽黑褐色具不明显的浅褐色横斑及斑点。飞羽暗褐色具浅棕白色横斑及灰褐色端斑。尾羽暗褐色,具6道棕色横斑和灰白色端斑。颏及上喉棕栗色具黑褐色中央斑,两翈尖端白色,下喉纯白色,其余下体橙棕色具黑褐色横斑和端斑,腹中央浅棕黄色,两胁具白色小斑点。跗蹠和趾均被羽,棕黄色具浅褐色波状横斑。虹膜暗褐色,嘴角褐色,先端腊黄色,爪角黄褐色。体长37- 40cm,体重322- 909g。
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欢河岸和沟谷森林地带。夜行性。主要以啮齿类为食,也吃小鸟、蛙和昆虫。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1-8枚,孵化期28- 30天。雏鸟晚成性。全国各地有分布,省内分布于甘南,陇南,天水,庆阳等地。
种群状况与保护
数量稀少,庆阳偶见于子午岭林区,比较罕见。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红色名录)濒危物种无危物种(LC);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