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聚焦聚力打好高质量发展“六场战役”行动方案》(甘政办发〔2024〕23号,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政府系统抓落实、促发展的年度“任务书”和“施工图”,要求集中力量攻坚突破,聚力打好高质量发展“六场战役”,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厅制定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措施文件。
一、出台背景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聚焦聚力打好高质量发展“六场战役”行动方案》(甘政办发〔2024〕23号,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政府系统抓落实、促发展的年度“任务书”和“施工图”,要求集中力量攻坚突破,聚力打好高质量发展“六场战役”,为全面落实省政府工作部署,我厅制定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措施文件。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省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批复,我省新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格局已经明确,各地为“十四五”期间谋划的一批重大项目相继上马,同时《方案》提出了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推动区域发展格局构建、加快能源资源勘查开发等方面的任务要求,都需要自然资源部门为当前稳经济稳增长提供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全省经济向上向好态势,确保顺利完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立足工作实际,我厅研究出台具体政策措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主要框架和内容
我厅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措施涵盖规划保障、用地保障、矿产开发、耕地保护、数据资源服务等五个方面,共计15条。
(一)强化规划引领,保障空间需求。
一是提出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地见效。明确省级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指导,提升县国土空间规划质量;确定了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时限,批复后落实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的要求;推进专项规划编制中的基础信息共享。二是提出科学优化城镇开发边界。依据自然资发〔2023〕193号文,明确城镇开发边界优化的范畴和频次,提出县政府会同市州自然资源部门共同编制城镇开发边界优化方案,为基层减负。明确了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前,地方保障项目落地应当做的阶段性工作,在灵活保障项目落地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扰动。
(二)优化用地审批,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一是提出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机制的具体措施。精准保障用地计划,明确建设用地增量安排与存量消化相结合,提出单独选址项目和乡村建设用地计划由省级统筹,城镇批次建设用地计划直接下达县区,省级以上重大项目、重点民生项目及绿色矿山建设等重点支持类项目,不与存量土地处置挂钩。二是提出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审查审批质效。明确取消单独选址项目市州审查环节,县级直报省级审查审批;明确不再重新预审、先行用地、调整用地范围情形;明确允许用地报批容缺受理,允许分期分段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等;明确纳入“白名单”区域的建设项目不再开展压覆矿审查审批。三是提出严格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明确继续完善建设用地智能审批监管系统审查规则,提高监管能力;建立省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制度,对市州建设用地预选、审批、规划许可等进行全覆盖检查,并定期评估调整授权委托事项。四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对临时用地土地复垦方案的审查及土地复垦验收,明确提出“分级分类”管理,进一步靠实了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主体职责。提出“可以探索使用银行保函预存土地复垦费用,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省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五是提出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治区域可以是乡镇全部或部分村庄)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
(三)加大矿产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化。
一是围绕重点成矿区带、重要战略矿产,进一步提升勘查工作力度,持续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建立出让区块项目库,推进矿业权常态出让。二是围绕矿业权审查审批,进一步优化审查审批程序、审批要件,取消重复核查,提出容缺勘查实施方案、“三合一”方案办理审批登记具体措施。三是为督促矿业权人履行义务,防止“圈而不探”等行为,强化矿业权出让合同监管理。四是对部分战略性矿产共伴生、低品位资源、尾矿资源进行再评价和调查利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四)严格耕地保护,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按照国家部署,调整耕地占补平衡管理范围,改进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落实占补平衡、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落实进出平衡的管理机制,将非农建设、造林种树、种果种茶等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除国家明确可不落实补充耕地的情形外,各类占用耕地行为导致耕地减少的,均应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补充与所占用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规定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国土调查成果中各类非耕地地类,均可作为补充耕地来源。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因补充耕地资源不足需要在省域内跨市(州)调剂补充的,加强省级统筹,重点保障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建设补充耕地指标,确保全省耕地保护红线不突破,守牢粮食安全底线。
(五)整合资源数据,提升信息服务能力。
一是优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立足职责职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明确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方向和服务原则,明确了地形级实景三维甘肃建设要求,提出了支持市县级卫星应用中心建设,统筹遥感影像获取处理力度的建设方向;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为社会提供更多免费优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二是推动网上政务提质增效,提出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化统筹建设管理、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扩大政务数据共享,推动构建“全业务覆盖、全周期协同”的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体系,实现线上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
来源|甘肃省自然资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