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向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亮剑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求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宁县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问题、紧盯责任落实、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执纪、坚持标本兼治,精准有力全面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要求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惩治“蝇贪蚁腐”。宁县纪委监委聚焦重点问题、紧盯责任落实、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执纪、坚持标本兼治,精准有力全面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坚持从政治上看,统筹抓促推进

梳理分析2021年以来查办的案件,在乡村振兴领域,涉及村集体“三资”、惠农补贴、项目建设等腐败案件有53件,占乡村振兴领域案件总数的65.4%;查办教育医疗、养老社保、安全生产等相关涉及民生痛点案件54件。在查处的案件中,查办的村干部296人,占全县查办人数的72.5%。由此可见,影响群众直接利益的重要人员和重点领域仍然是集中整治的重点对象。

集中整治,关乎民心。宁县纪委监委充分认识到开展集中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成立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定方案、定专班、定专人,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纠治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爱关怀。

深挖问题线索,规范精准处置

集中整治想取得预期成效,关键要在深挖问题线索上下功夫,找准问题症结。

县纪委监委通过内外联系、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拓展和深挖线索。一方面,实行委领导包抓联机制,带头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深入一线蹲点调研,把脉问诊、查找症结、研究对策。另一方面,对已办结案件逐一过筛、深入核查;结合巡视巡察、日常监督、乡村振兴监督平台、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三抓三促”行动社会监督意见受理等,多渠道发掘问题线索。

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系统起底排查问题线索225件,已办结172件。主动与巡察、政法、审计、财政、信访、统计等部门协同配合,督促移送问题线索18件,已办结6件。

“通过主动挖掘摸排,筛选了一批有质量、能成案的重要问题线索,建立台账、靠实责任、精准处置,按时按点全面整改、全面销号,确保集中整治过程扎实有效。”县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

突出办案引领,形成高压态势

坚持办案是最有力最深入的监督理念,通过案件查办带动全域治理。

县纪委监委将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与6个纪检监察室整合为7个单元,采取派驻机构集中办公、乡镇片区交叉协作、“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集中力量,整合办案资源,形成强大攻势。聚焦侵害群众利益的风腐案件、党委(党组)管理干部案件、“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采取直查直办、提级办理、重点督办等方式优先办、重点查,确保查深查透。

“我们通过提醒约谈、调度通报、联动督促等方式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室(组)、乡镇纪委监督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进一步凝聚了办案合力。”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全力攻坚,县纪委监委突破了省纪委监委督办的2起重复举报案件和群众关注度高、案情复杂的6起重点案件,啃下了一批硬骨头。

至目前,共查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23件,处分5人,组织处理13人。

强化系统施治,健全长效机制

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县纪委监委对行业性、系统性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合力整改,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堵塞体制机制漏洞。

警示教育是最好的清醒剂。县纪委监委从查办的案件中选取6起典型案例,制作警示教育流动宣传版面,打造“流动警示教育课堂”,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同时,组织专人到案发单位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和案件剖析会,坚决杜绝案发单位捂压案件处置结果,督促相关单位用身边事教育警醒身边人,引导党员干部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以案说责。

“警示教育引导我们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深刻剖析违纪的主客观因素,清醒认识违纪的沉重代价,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瓦斜乡纪委书记郑小宁说。

体制顺则事业兴,机制活则道路宽。县纪委监委通过“内控+外督”方式建立健全集中整治常态长效机制,先后完善了问题线索查办“回头看”、条块单元监督、风腐同查、类案剖析、常态化风险点监控等5项机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已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建立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调会商等机制,不断推动集中整治取得实效。(梁彬)

来源:宁县纪委监委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