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以强带弱 抱团发展 全面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摘要:今年以来,环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实施强村带弱村、构建联合体党组织、片区联建试点工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实现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形成乡村振兴合力。

今年以来,环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实施强村带弱村、构建联合体党组织、片区联建试点工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实现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形成乡村振兴合力。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振兴“桥头堡”。一是推动组织融汇。探索推行“1个联合体党委(党总支)+N个联村党支部+X个专业合作社”组织联建模式,选择示范村党支部牵头成立村级联合党组织,推动党组织间先进带后进,形成融合发展、共建共赢的格局。二是突出以强带弱。各乡镇以地缘、人缘、产业等为联结点,选择综合实力、带动能力突出的村党总支部,与周边经济薄弱村党组织进行结对帮带,采取“三帮三带”方式(帮党建,带出好班子;帮发展,带出好产业;帮治理,带出好村风),打破各自为战现状,实现村级协作、资源共享、互帮共进,促进产业链、治理链、人才链、服务链和组织链融合推进,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三是选优配强班子。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着眼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需要,调整工作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16名。实施“雏雁培育”工程,为班子软弱涣散、工作任务繁重的村储备大专以上学历后备干部90名,担任村“两委”正职助理,每月落实1500元工作补贴。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择优选派50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全县49个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发挥作用、缓解乡村人才匮乏问题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二、推动抱团发展,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一是坚持产业联兴。坚持“联合党组织抓规划、联合社拓市场、合作社包服务、种养户搞生产”的发展思路,跨村创建种养基地,调优产业结构,统筹区域内项目、土地、资金等各方面资源,推动从单打独斗、个体营销的分割型、零散型传统发展模式,向抱团发展、区域联动的一体化、集群化发展模式转变。二是坚持人才联育。联合党组织指导联建村建立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电商营销能人等人才库,及时掌握联建村人才需求情况,科学调配人才资源,主动为区域内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好平台,组织“土专家”与区域内种养殖户结成“致富共同体”,帮助群众解决技术扶持、产业销售、经营管理等问题,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为推动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四是坚持治理联抓。聚焦乡村治理“最末梢”,把党建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通过治理联抓,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探索建立“一轴四体”乡村治理组织体系,推行“七事四公开”工作法,坚持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群众大会,让群众说事、议事、定事,提升了群众当家作主、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三、强化制度保障,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一是建立联动运行机制。坚持上下“一盘棋”,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协调乡村振兴、农业、畜牧、财政等部门,加强对联建工作的政策扶持、业务指导和经费保障,并将试点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形成县委统筹部署、部门联合帮扶、乡镇具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协商议事机制。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协商机制,推动区域内重要工作联商、重大决策联议、重点项目联抓,各乡镇建立了片区党总支联席会议制度和强弱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大事共商、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三是建立成效评估机制。建立了县级成效评估机制,成立由组织、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组成的成效评估小组,定期对班子运行、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工作成效等进行可行性论证、运行效益分析,评估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情况,最大限度降低运行风险。

来源:环县乡村振兴局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