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绣娘的515个“平安香包”为武汉送祝福

摘要:“‘515’这个数字象征着只要大家在一起,就一定能战胜疫情。”近日,515件绣着“平安”的中草药庆阳香包,承载着甘肃庆阳人民的深情厚谊,送达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大家众志成城战'疫',我们也希望通过亲手制作的小香包,给武汉人民传递精神力量,让他们感到不孤单,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他们。”

“‘515’这个数字象征着只要大家在一起,就一定能战胜疫情。”近日,515件绣着“平安”的中草药庆阳香包,承载着甘肃庆阳人民的深情厚谊,送达武汉疫情防控一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大家众志成城战'疫',我们也希望通过亲手制作的小香包,给武汉人民传递精神力量,让他们感到不孤单,全国人民都在关心他们。”

疫情期间,刘兰芳戴着口罩把制作香包的材料送到绣娘们手中,让她们居家制作,把为武汉加油的心愿,通过一双双巧手一针针绣在香包上,为战“疫”加油鼓劲。

装在小香包里的草药也让刘兰芳和绣娘们颇费心思——将庆阳香包艺术与中医药文化巧妙结合,把抗菌消炎的中草药缝入香包……大约用了10天时间,515个具有防疫功效的“平安香包”制作完成。

“这些年来,我们的香包事业取得了不少成就,很多农村妇女因为香包有了收入,家庭也更幸福,然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刘兰芳说,抗击疫情,我们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作为老区人民、非遗传承人、农村绣娘对社会的回报。

“我们把所有香包进行包装后,却遇到了困难,疫情期间,小件物品无法发送到武汉。”刘兰芳说,最终,经庆阳西峰区红十字会协调,这些“平安香包”与庆阳捐赠给武汉的65吨苹果,委托申通公司一起交付武汉市中心医院。“看着一车庆阳苹果和香包上路,绣娘们都特别开心。”

刘兰芳在制作香包

据了解,由刘兰芳创办的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民俗文化产品收藏、创意研发、生产制作、展览销售和贸易出口,2011年挂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目前已依托建立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在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网络合作平台进行推广销售产品,研发创意香包系列80种。同时还与中国美院、东华大学、陇东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腾讯、雅昌、北京故宫文创等合作,制作《丝绸之路俑娃》《百鸟朝凤》、动漫《狐妖小红娘》香包、《从前有座灵剑山》香包挂件、故宫牌香囊、“义渠戎国”“糊涂虫”“刘兰芳香包”等品牌产品。(兰州晨报)

小贴士

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甘肃庆阳的一种民俗物品。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精湛娴熟的刺绣工艺、清新典雅的天然香料、七彩丝线手工精制而成。几千年来,中国人就有佩戴香包的习俗,有纳福、辟邪、驱疫的作用,用以寄托美好的憧憬。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