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池县白马乡按照“合作社培根、家庭农场开枝、养殖大户散叶”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产业联合社党支部,带动全乡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产业,拓宽群众致富道路。
华池县白马乡按照“合作社培根、家庭农场开枝、养殖大户散叶”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产业联合社党支部,带动全乡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产业,拓宽群众致富道路。
家住华池县白马乡东掌村的李广财有着十多年的养羊经验,了解到政府对养羊户有奖补政策后,他便申请家庭农场,开始筹备扩建养殖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盖起了羊舍和饲料棚。由于养殖经验丰富,经过几年的精心喂养,家庭农场的羊饲养量日益增多,养殖效益也节节攀升。
“山羊和湖羊一共300多只,一年出栏也是300多只,收入下来能卖20多万元,种了几十亩地,连种地和养羊一年下来就是十几万元的收入。”李广财边喂羊边说。
“我们东掌村群众养殖意愿一直都很高,这些年来,我们党支部引领群众大力发展牛羊等养殖产业,目前打造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培育养殖合作社2个,全村养殖户达到了70户,占在家农户的83%,牛存栏300余头,羊存栏5千余只,形成养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特色优势。今年,我们继续按照县乡总体部署,多措并举,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力争打造养殖产业集群化发展示范村品牌。”华池县白马乡东掌村村委会副主任杨志坚说。
记者走进白马乡王沟门村的家庭农场,一排排棚圈映入眼帘,远远就听到“哞哞”的牛叫声。棚圈内,100多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王沟门村是传统的牛羊养殖村,近年来,白马乡在牛羊养殖产业上做文章,通过“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的方式,成立家庭农场养殖小区,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极大提升了产业规模和产出效益。
“我现在种了100多亩玉米,玉米的秸秆可以喂牛,现在养牛是110余头,政府对我们的鼓励很好,投资了一些机械,还有牛棚等设施的补偿。每年牛出栏量是30多头,我对养牛的信心比较大。”华池县白马乡王沟门村村民陈怀玉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目前,白马乡共有养殖户409户,其中养牛户92户,牛存栏1200余头;养羊户317户,羊存栏1.5万余只,成立养殖合作社15个,注册家庭农场41个,使养殖户达到在家农户的90%以上。同时,还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加快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不断提高养殖效益,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计划打造东掌村养殖专业村,兴建数字乡村管理平台,为养殖户全部安装摄像头进行动态管理,提升养殖效益,打造王沟门村养殖小区1处,落实奖补政策,扩大养殖规模,使养殖户达到在家农户的50%以上,不断推动养殖产业由‘零散型’传统发展模式向‘集群化’发展模式转变,建立优质、高效、创新的现代产业体系。”华池县白马乡党建办主任赵丽娜向记者介绍了白马乡下一步养殖产业发展规划。(华池融媒全媒体记者:马东 刘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