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镇原县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决策部署,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三类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通过制度、业务、人员贯通协同,取得了“1+1+1>3”的叠加效应。
近年来,镇原县审计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视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决策部署,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三类监督”贯通融合的有效路径,通过制度、业务、人员贯通协同,取得了“1+1+1>3”的叠加效应。
一是深化制度协同,健全“三类监督”机制。认真学习贯彻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和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三类监督”贯通协同的若干举措》,针对“三类监督”联动实践中的具体难点和关键环节,深化细化具体破解办法,规范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结果反馈、成果运用等环节的流程,构建“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当好巡察“政治体检”和审计“经济体检”的催化剂,切实提升纪巡审联动的深度、精度、准度。
二是深化业务协同,提升“三类监督”质效。坚持邀请县委巡察办负责人列席县委审计委员会;在年初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前,充分征求纪检监察机关、巡察部门意见;定期向纪检监察机关、巡察部门提供审计报告、审计事项移送处理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纪检监察机关及时向审计机关反馈审计事项调查处理结果,切实做到信息共享、成果互用,提升监督合力。
三是深化人员协同,提升“三类监督”能力。坚持把塑造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作为重要保障,不断加强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打造经济监督 “特种部队”。2022年以来,该局先后选派2名审计人员参加省、市、县委巡视巡察工作,5人参与县纪委有关问题线索核查工作,有效提升了审计人员的政治站位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该局2名审计干部受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邀请,聚焦重大经济政策执行、财政财务收支管理、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等方面,充分结合典型审计案例,在县纪委监委、巡察办组织的业务培训班上开展审计技术方法和财务知识交流培训,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助力巡察监督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