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生态环境局落实六项助企纾困措施提升生态环境要素服务保障水平

摘要:今年以来,庆阳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学习、深化认识,努力提升担当作为新境界,采取并落实六项措施,加快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加大环境要素保障,优化项目服务,全力助企纾困,促进了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今年以来,庆阳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学习、深化认识,努力提升担当作为新境界,采取并落实六项措施,加快生态环保产业培育,加大环境要素保障,优化项目服务,全力助企纾困,促进了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是加快生态环保产业培育,着力培育发展煤矸石、矿井水综合利用、油泥尾渣综合利用、餐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源开发领域碳捕集四条生态环保产业链,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新动能,目前我局在数字经济招商方面取得联系企业达到30家,报请与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企业达到6家,全市绿色环保产业链相关企业或项目总数达到87个。二是建立污染物总量指标调蓄库,立足项目全周期服务,动态掌握全市优质项目产业定位、要素配置、审批要求以及总量需求,优化环境资源管理政策引导,探索不同污染源总量指标跨源使用,切实盘活环境资源。三是持续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快办快批。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推广一批报告表项目“打捆”审批,推进一批登记表项目豁免环评,简化一批报告书(表)项目环评内容。2023年以来全市共备案、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环评733个。四是加强重大产业项目与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有效衔接,对符合要求的新入园项目免于环评或简化环评内容,通过优质的环境要素服务保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保驾护航。五是实行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14家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开展非现场监管执法,对积极改正的13家企业依法实施免罚轻罚。落实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保信用评价、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探索更有温度、更接地气的监管方式。六是积极开展干部帮企行动,已与154户企业建立包抓联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宣传,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现状、要素保障、市场供需等状况,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助企轻装前进、高质量发展。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