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新”举措助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庆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摘要:一、探索新模式。庆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聚焦主导产业—苹果,依托各类农业科技项目、东西部协作科技帮扶项目,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探索出了“科研院所+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发展模式,打造出各级各类标准示范园81处4.06万亩,建成万亩片带5个,万亩山地乔化苹果乡镇2个,积极创建白马铺镇市级农业(苹果)科技示范镇,新的苹果产业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

一、探索新模式。庆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聚焦主导产业—苹果,依托各类农业科技项目、东西部协作科技帮扶项目,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津农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探索出了“科研院所+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发展模式,打造出各级各类标准示范园81处4.06万亩,建成万亩片带5个,万亩山地乔化苹果乡镇2个,积极创建白马铺镇市级农业(苹果)科技示范镇,新的苹果产业发展模式已基本形成。

0ac51838a9e0430d893550f57a4e09d6

二、推广新技术。庆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技术聚集优势,依托“西农”技术,科研团队先后开展了旱地栽培研究、栽培模式创新等多项技术研发与集成试验研究,示范推广了旱地矮化密植栽培,郁闭园间伐改造,优质苗木繁育、高接换优、重茬建园等10多项关键新技术。由试验示范站首席科学家赵政阳教授牵头,组建了庆阳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制定庆阳苹果生产技术标准,推动现代苹果生产技术与本土传统栽培模式有机结合。

三、引进新品种。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改善品种单一,迎合发展需求,通过校地合作,庆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团队历经20余年选育的“瑞阳”“瑞雪”及其他各类苹果新品种100余种,专家团队通过砧穗组合研究、栽植试验观察和果实品质测定,筛选出适宜庆城种植,符合市场需求的早、中、晚熟新优品种累计达20余种,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广“瑞阳”“瑞雪”等表现良好的新优品种达到5万亩。

四、建立新机制。通过生产物资配送、订单分级分价收购、仓储包装销售、技术指导服务、机械化作业等方式,建成省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以上果业合作示范社5个(国家级2个、省级3个),以金诚、普润、家荣、丰泰等18家果品企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有效提升了产业合作化组织程度,实现高效栽培、贮存保鲜、自动分拣和包装销售一体化推进,引领苹果产业集群化、现代化、品牌化发展,不断促进苹果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五、培育新农人。庆城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每年培养果业技术骨干20余名,遴选100名果业专职农民技术员进行全方面、深层次的系统培训,开展果农技术培训1.2万人次。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肖正川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庆城县丰泰果业合作社方丰泰获得甘肃省劳模,玄马镇樊家庙村党支部书记樊宾强被评为全市产业致富带头人等一批先进典型,极大地带动了园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