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突出“八个聚焦”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摘要: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力打好现代寒旱农业倍增收官战,加快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格局,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增、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产增加值108.96亿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5元、增长8.4%。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全力打好现代寒旱农业倍增收官战,加快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格局,农业农村经济呈现稳中有增、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产增加值108.96亿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55元、增长8.4%。

一、聚焦目标任务,抓促落实责任全面靠实

对标省市年度目标任务,统筹安排部署,研究制定了《关于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庆阳市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办法》《2023年全市强一产促增收保目标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制定了“四个清单”(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包抓项目清单、全市农业和农产品招商引资项目清单、县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局属单位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和“两个办法”(县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局班子成员及局属单位联县包抓工作办法),建立了“局班子成员联县包抓、局属单位指导服务、机关科室调度推促、县区主体落实”工作推进机制和重点工作“月调度、季通报、半年总结、年终考评”工作制度,保障各项重点任务有效落实。根据工作进度,先后召开全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高标准农田建设排查整治暨乡村振兴领域“回头看”工作调度会、粮食高效生产暨复种工作现场推进会、高标准农田建设“秋冬大会战”现场推进会,对重点任务进行调度安排、推进落实。

二、聚焦国之大者,粮食生产总体保持稳定

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紧盯秋播、春播、复种“三道防线”,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县乡到村组、落实到地块到作物,确保种足种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常态化推进市级季巡查、县级月巡查和明察暗访,整改销号耕地“非粮化”问题线索46个,摸排整治季节性撂荒耕地5万亩,引导腾退苗木占用耕地2.97万亩,有效拓展粮食生产空间。全力提升农田建设质量,健全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工程质量专项排查整治,排查发现的329个问题全部销号整改;全面启动高标准农田“秋冬大会战”,实行项目标段包抓负责制,亩均项目投资1552元,加快今年新建项目建设进度,目前开工建设41.3万亩,已建成面积14.93万亩,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往年建成项目正在加快核查验收,力争12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和上图入库。集成推广旱作增产技术,建办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点53个,组织开展“一喷三防”187.7万亩、“一喷多促”190.2万亩,全年复种粮食作物61.63万亩。全市完成粮播面积593.11万亩,预计总产量146.64万吨,能够完成年度粮食生产任务。抓好秋播任务落实,种植冬小麦190万亩、冬油菜28.5万亩,夯实明年夏粮油丰产基础。

三、聚焦绿色低碳,“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格局加快构建

坚持把“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突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大种植业基础,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升苹果产业质效,发展道地中药材,加快设施蔬菜生产,全市新建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2个,组建成立了“庆阳市苹果产销协会”,成功举办“庆阳苹果品牌推介暨金秋促销大会”,前三季度,全市苹果、蔬菜、中药材产量分别达到46.78万吨、61.32万吨、11.86万吨。做精畜牧业牵引,实施养殖业牵引带动战略,加快畜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前三季度全市“牛羊猪鸡”出栏分别达到17.26万头、159.77万只、66.23万头和4172.5万只,分别增长8.35%、15.99%、8.75%和46.59%。做优菌业纽带,全市建成绿色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10个,组建成立了“庆阳市食用菌产销协会”,吸纳会员77个,引培食用菌龙头企业19家、建办食用菌合作社28家、培育食用菌生产大户45户,食用菌产业迅速成势,前三季度食用菌产量达到6089吨,增长1.3倍。健全收贮体系,全市建办农业废弃物收贮利用企业7家,建成菌棒生产加工厂12个,年菌棒生产能力8300万棒,带动全市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菌糠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84.7%、90%和95%。我市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基本模式,整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已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并公示。

四、聚焦倍增行动,特色优势产业全链提质增效

全面落实产业链链长制,突出建基地、培园区、育龙头、树品牌,聚力打好现代寒旱农业倍增行动收官战,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延链增值。持续壮大基地规模,全市建成“两减一增”苹果基地50万亩、万只以上规模羊场33个、万头生猪育肥场17个、千头规模牛场27个、种鸡繁育场14个、肉鸡养殖场42个,“一县一业”产业布局持续巩固。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新获批认定庆城苹果、华池中药材省级产业园,成功创建合水何家畔镇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产业园1个、获批认定省级产业园5个、国家产业强镇3个,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全市新引培龙头企业20家、培育家庭农场521家、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25个,总数分别达到384家、5953家和1081家,“五有”合作社占比达到63.6%,初步构建起市场化联农带农新机制。育强农业品牌,市政府出台《庆阳苹果品牌培育提升实施方案》,制作庆阳名特优农特产品宣传片,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86个,有6个区域公用品牌和31个企业商标品牌入选“甘味”品牌目录,“庆阳苹果”荣获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五、聚焦项目建设,农业招商取得明显成效

强力推进农业和农产品招商引资,全市累计开展农业和农产品招商引资活动131次,邀请400多家企业来庆考察观摩、洽谈合作,签约项目157个,签约额154.2亿元,其中纳入“甘肃省招商引资综合管理系统”项目129个,计划总投资105.9亿元,完成投资62.9亿元。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福州市举办庆阳市招商引资推介会、成功举办“食用菌企业庆阳行”活动,签约农业项目36个、签约额71.11亿元。抓实转规企业培育,全市择优筛选15户“企转规”目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目前已成功培育农业加工业规上企业4户,全面完成省上下达“企转规”目标任务。创新财政扶持农业发展方式,市县设立1亿元农业产业发展贴息资金,按照“即贷即贴”方式,引导1345个农业经营主体贷款7.81亿元,累计贴息2137.85万元,有效破解“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资金难题。加快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全市50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2亿元,占全年投资任务的50.7%。

六、聚焦风险防范,产业帮扶成果有效巩固拓展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大产业帮扶,主动防范产业经营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实行动态监测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三类户”3165户12359人,全部纳入防返贫监测帮扶系统,落实到户产业奖补资金3.3亿元,支持脱贫群众壮大种养产业规模。加强带农主体监管。建立市级联县包抓、县区包乡监管、乡镇主责主体工作机制,对入股带农主体实行“一对一”包抓监管,持续推广环县“退股还羊到户”经验模式,主动防范生产经营风险。全市现有带农主体456家,吸纳入股资金7.2亿元,带动农户7.68万户,累计分红3.85亿元;退股自主经营96家,退股金额1.08亿元、涉及农户9819户。落实农业保险政策。全市完成种植业保险230.04万亩、养殖业保险192.47万头(只、箱)、菌类保险360万棒,分别占任务的99.1%、94.8%和72%,实现签单保费1.81亿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40.82亿元,有效降低产业经营风险。

七、聚焦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示范带动效应凸显

突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实施千名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强服务行动,引导市县乡1046名农业科技人员下沉一线蹲点服务,建办农业科技示范点146个,示范推广新品种130个、新技术40项。加快12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设,谋划实施农业科技示范项目107个,重点建设核心示范村40个、万亩(万头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6个,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成效明显。创新高效种植模式。探索推广“粮粮、粮经、粮菜、粮草”等多元化复种套种模式,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1.82万亩、占任务的118.2%,复种谷物45.57万亩、马铃薯5.51万亩、高原夏菜21.22万亩,推广麦后移栽荏15.36万亩,着力破解传统耕作制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市政府将高素质农民培训列为民办实事项目,争取高素质农民培训经费1079万元,目前共举办培训班131期,培训高素质农民8665人,计划11月底前全面完成培训任务。

八、聚焦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精神,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抓实和美乡村创建。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庆阳市“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和美乡村创建目标、创建类型、创建标准、创建步骤和保障措施,突出关中文化元素、黄土高原特点和陇东民居特色,每年创建市级和美乡村20个以上、争创省级10个以上。加快农村户厕改造。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科学选择户厕改造模式,全市排查整治问题厕所3584个,完成户厕改造40267户,全面完成年度改厕任务,累计改造户厕27.86万户、覆盖率达到61%。加强面源污染防治。突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累计建成回收网点440个,回收废旧农膜2.41万吨,回收率达到76.15%。因地制宜推广尾菜堆(沤)肥、直接还田、行间还田、饲料化等处理利用技术,处理利用尾菜10.14万吨、处理利用率51.45%。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前三季度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69万元,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村占到93.6%。

来源:庆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刘立龙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