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代表潜能 服务群众一“站”到底 记庆城县白马铺镇王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特色亮点工作

摘要:王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于2022年,配套建设人大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议事大厅、人大代表活动中心,与村级文明礼仪大厅、村民培训大厅相辅相成、深度融合,集学习、活动、议事、交流、视察、评议、调研等功能为一体,是选民和人民群众开展学习、协商议事、讨论酝酿村级事务,宣传讲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略,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工作落实的主阵地。现有市县镇人大代表11名,其中市人大代表1名,县人大代表2名,镇人大代表10名,女性代表3名,无党派代表4名。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建立了学习培训登记册、履职登记册

王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于2022年,配套建设人大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议事大厅、人大代表活动中心,与村级文明礼仪大厅、村民培训大厅相辅相成、深度融合,集学习、活动、议事、交流、视察、评议、调研等功能为一体,是选民和人民群众开展学习、协商议事、讨论酝酿村级事务,宣传讲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略,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工作落实的主阵地。现有市县镇人大代表11名,其中市人大代表1名,县人大代表2名,镇人大代表10名,女性代表3名,无党派代表4名。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建立了学习培训登记册、履职登记册、接待选民登记册等工作台账,配备工作人员2名,开展服务和管理,使人大代表有“家”可回,有“事”可干,有“劲”可使,有“人”可靠。

人大代表“充电”赋能,寻找差距补短板。人大代表联络站把学习培训贯穿于代表工作开展和履职尽责的始终。针对代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代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创新代表学习方式,扩大代表学习层次,提高代表学习实效。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代表法》、《组织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省市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精神,采取“坐在站中”集中学、开展活动“培训学”、分组讨论“互动学”、经验交流“借鉴学”等方式,充分利用代表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等公众网络媒介平台发布各级人大工作动态、典型事迹宣传,每个代表抄写学习笔记一本,撰写心得体会2篇,开展交流研讨活动5次,提升了代表履职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人大代表“走进来”接访,倾听选民心头事。“有事就找‘联络站’,没事坐坐‘拉家常’”。将三级人大代表分为三个服务小组,坚持在“站”接待选民,服务小组轮流在“站”开展服务,确定每月20日为“选民接待日”,要求各服务小组每月组织代表在“站”定时定点轮流倾听群众诉求,充分发挥代表个人优越特长,联系选民300多人次,收集建设意见10多个,为群众免费提供产业服务和技术指导,为果农举办培训班3场次。坚持在“站”化解矛盾纠纷5件,法律咨询3人次。代表联络站以“强化履职,优化服务”为切入点,注重发挥代表作用,认真受理选民和群众来信来访,解决群众关注的低保评定、临时救助、危(窑)房改造等关注度较高的热点难点问题6起,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的保护。坚持在“站”开展述职评议活动2次,人大代表按照自身在学习、工作、履职、联系选民、廉政建设等方面在任期内向选民进行述职,接受选民监督,增强了代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时代意识。通过在站活动的开展,发挥了代表联络站主阵地的作用,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形成了争先进、比贡献、看成绩、展风采的浓厚氛围,实现了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经常化、常态化,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

人大代表“走出去”履职,激活履职末梢神经。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作用,使其成为传递人大声音的“直通车”,不仅坚持组织人大代表“坐堂接诊”的固定选民接访日模式,还鼓励人大代表“走出去”,走近选民,深入群众,让获取民情民意的渠道更加广泛。结合工作实际,在原选区代表小组的基础上,依据代表的自身特长和个人能力,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履职重点,赋予代表活动小组新的功能,组建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说和、理论宣讲等特色代表活动小组,深入到选民家中、田间地头,一方面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方面问需于民,收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最真实的社情民意“访上来”。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众作为走访的重点,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问题,代表们就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得到村民们的广泛好评。同时,成立了人大代表张文辉工作室,围绕学习交流、联系选民等开展活动8次,倾听民声,汇聚民意,解决民忧,疏导民困,充分展现人大代表履职担当时代风采。结合环境保护、矛盾纠纷调处、命案防范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主题实践活动6次,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当前,王畔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和人大代表活动开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全县兄弟村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虚心学习兄弟村的典型事例,经验做法,始终坚持一“站”式服务,多途径多形式探索联络站活动,真正让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好桥梁、代表履行职责的好平台、代表学习交流的好阵地。

来源:庆城县政府办公室 作者:姚瑞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