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今年以来,庆阳市紧紧围绕信用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信用监管、创新信用应用、强化诚信宣传,以社会信用全面提升服务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今年以来,庆阳市紧紧围绕信用体系建设重点任务,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信用监管、创新信用应用、强化诚信宣传,以社会信用全面提升服务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围绕“放管服”改革,全面营造良好信用环境。紧扣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社会治理、信用便民惠企、信用信息应用等方面,持续找准信用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信用体系支撑作用,加快形成信用特色。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信用监测,持续不断加强信用宣传,弘扬诚信典型和事迹,曝光失信行为,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信守诺的社会风尚。
二是完善金融信用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宣传推介“甘肃信易贷”平台,推动“信用+产业+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高信用良好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截至2023年9月底,全市共有53500余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已进行实名注册,授信额度达到36.05亿元。
三是探索信用承诺新模式,助推项目落地促发展。探索“项目审批+信用承诺制”新模式,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承诺+容缺办理”服务机制,服务流程做“加法”、审批流程做“减法”,为企业缩短行政审批时限,全力破解项目审批环节多、流程长、落地难、落地慢的问题,实现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红利。
四是创新信用积分新模式,推动信用服务乡村治理。部分县区和乡村坚持将乡村治理由“任务命令”转化为“激励指导”的原则,鼓励村民以户为单位建立信用积分档案,实时记录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基础积分、贡献积分以及负向扣分,信用积分兑换超市等平台为村民兑换必需的生活物资,最大程度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内生动力。
来源:综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