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约庆阳丨奋进庆阳·“农”墨绘“丰景”沃野满目新——镇原县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摘要:镇原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镇原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农”压舱石作用日益凸显。

今年以来,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74万亩、秸秆还田45万亩、种植绿肥10万亩,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7.29;

建成粮食千亩以上示范点65处、百亩以上示范点260处,打造20万亩粮食片带4处、30万亩粮食片带1处,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42.13万亩;

建成认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家、家庭农场573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18个,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0.9万头、54.6万只、23.3万头;

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296.2吨、沟渠96公里、淤泥89吨、畜禽养殖废弃物92吨,整治乱搭乱建104处,“清洁村庄”创建实现全覆盖。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

根据县情实际,镇原县发布了《关于严禁耕地撂荒和加强粮食生产的公告》,严格落实“一地一策”“一户一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农户复耕一批、委托代管一批、规模流转一批、项目覆盖一批的“四个一批”整治模式,2022年以来累计整治撂荒地5.05万亩。

镇原县坚持农户申请、集体审议、一户一宅、面积限定、规划管控原则,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指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的联动监管机制和执法人员定期巡查机制,全面加强农村宅基地规划、审批、管理及违法用地查处。今年以来,督促整改违规占用耕地问题28起,确保“良田粮用”。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基础和提升粮食产能的重要举措,突出宜机化改造、耕地质量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今年新建任务6万亩,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经过近几年的复耕复垦,撂荒地变成了高标准梯田,回乡创业发展种植产业的村民越来越多。

扛牢政治责任 端稳粮食饭碗

镇原县立足主责主业,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建立粮食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及到村、到户、到作物、到地块的粮食种植台账,着力稳政策、调结构、强科技、提保障,粮食总产量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全县累计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资金1.3亿元,农户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

实施粮食绿色高质高效、种业振兴、农业全程机械化等行动,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及新优技术集成应用,试验示范种植新品种玉米10万亩,建成绿色标准化马铃薯种植基地1万亩。引进无人植保机、无人驾驶系统等智能化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5.3%,被认定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落实倍增行动 深耕特色产业

镇原县坚持打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收官仗,按照“强禽、扩畜、增菜、提果、优药、养菌”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全域肉鸡养殖、山区草畜果药、川道设施瓜菜、塬面粮食生产”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肉鸡首位产业紧盯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建成投产种鸡场14个、肉鸡场39个,肉鸡饲养量达5536万羽、屠宰量4396万羽;巩固提升万头肉牛养殖重点乡镇4个,建成3000头肉牛养殖专业村9个、千头规模村40个,肉牛、肉羊、生猪饲养量居全市前列;瓜菜、苹果、中药材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今年新建瓜菜设施大棚556座、改造老果园7500亩、种植中药材5.93万亩。

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今年新签约农业项目38个、签约金额37.67亿元,落地开工32个、完成投资6.4亿元。聚焦打造全省优质瓜菜生产基地重点县和全市“菜篮子”主产区,形成了“三带三区五点”发展布局,引进推广基质穴盘育苗、温室水肥一体化、环境因子自动监测与调控、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建成高原夏菜千亩示范点3处、百亩示范点16处,依托甘肃聚广利订单种植色素辣椒2.75万亩。建成设施蔬菜百亩示范点12处,种植瓜菜28.4万亩。食用菌打造重点示范点5处,生产菌棒70万棒、鲜菌747吨。

坚持共建共治 改善乡村风貌

镇原县突出共建共治共管,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乡村建筑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点缀其间,田园农舍相映成趣,满眼尽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动人画卷,与群众话家长里短,言语间便能体会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实施“六清三改”工程,年内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巩固示范镇2个、示范村52个,新创建示范镇1个、示范村21个。按照“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分类指导”的原则,因户施策,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截至2022年底,累计改造户厕4.52万座。今年新改户厕7068座,购置配发吸污车67辆,有效提高群众满意度。

坚决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环境问题整治歼灭战,建成有机肥加工厂2处、农作物秸秆综合加工利用处理中心7处、废旧农膜回收站43处、回收加工企业2家。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食用菌袋料转化利用率分别达86%、80%和90%,农村宜居宜业水平持续提升。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