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俗风 庆阳香包情》 张秀芳:指尖传非遗 “绣”出好日子

摘要:她用一双巧手,不仅绣出了致富路,也绣出了美好生活图景,还培训出数千名绣娘,有的已脱贫致富成为非遗传承人。她就是甘肃省民间艺术家 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张秀芳。

她用一双巧手,不仅绣出了致富路,也绣出了美好生活图景,还培训出数千名绣娘,有的已脱贫致富成为非遗传承人。她就是甘肃省民间艺术家 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张秀芳。

第十八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举办之际,走进庆阳绣芳香包刺绣有限公司,一股香草的清香味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货架上各类香包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爱不释手,公司负责人张秀芳正忙着给游客介绍香包产品。

游客说:“香包比较有名气,做工又比较好,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图个喜庆。”

现年54岁的张秀芳从小对祖母和母亲手中的绣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耳濡目染,她从小就学会了做香包。

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张秀芳说:“小时候,母亲就给我们做小香包戴,我就跟着做,母亲手非常巧,能画能做,那个时候没有香包市场,就给庄(村)里的人做陪嫁,我就特喜欢,趴到她跟前看怎么做,我的母亲、祖母都做得很好,他们过世了,我就把小香包一直传承下来到现在。”

随着日积月累的磨炼,张秀芳的香包刺绣技艺日益娴熟,她的香包刺绣作品也赢得了市场肯定,2005年她成立了自己的香包公司。经过多年的辛苦打拼,公司规模越来越大,收入也越来越好。张秀芳先后获得了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庆阳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香包刺绣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艺术家等荣誉称号。但是她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努力把自己的香包刺绣产业做大做强。

甘肃省民间艺术家 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张秀芳说:“我做香包都30年了,之前就是小香包沿街卖,一直发展到现在,多亏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我们带出去搞展销、推广,现在把香包做强做大,公司也要发展起来了,把家里带孩子的妇女、老人都带动起来做香包,把钱赚了也把香包传承下去了。”

在发展香包产业实现致富的同时,张秀芳还开拓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西峰周边妇女从事香包生产,让越来越多的绣娘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庆阳民间香包刺绣文化艺术传承人张秀芳说:“这些年来,培养做香包的人有4000多人。其中有12个残障人士,他们做的香包非常精美,我心里也非常感激,我要把香包产业做强做大。”

来源:西峰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春燕 王娜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