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庆城县农机工作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安全和全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精准高效组织实施农机惠农补贴政策,不断加大引进、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力度,着力提升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经营水平,持续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农机装备支撑。
今年以来,庆城县农机工作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安全和全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精准高效组织实施农机惠农补贴政策,不断加大引进、研发、推广先进适用机械化技术和机具力度,着力提升农机服务组织的服务能力和经营水平,持续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农机装备支撑。
农机服务聚焦特色产业“发力”。将农机服务的重点聚集在苹果、养殖、瓜菜等特色主导产业上,以“补短板、促集成、提水平”为目标,加快提升精准播种、高效植保、籽粒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推进农机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和农村生态、农民生活服务领域延伸。依托庆城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361模式”开发的“数字乡村”平台,推行“互联网+”农机服务业态,实现在线接单、购机查询、维修预约等服务,促进作业农机有序流动和提供便捷服务。机手在农忙时只需通过手机微信群,就能轻松接收农机作业订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9.42万千瓦,拥有各类大、中、小型拖拉机4517台,联合收割机102台,农用拖拉机田间作业配套机具12426台,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4%。
农机补贴聚焦服务群众“发力”。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简申报材料,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全面推广应用“甘肃农机”APP信息化、补贴机具核验预约等便民服务措施。目前,共争取补贴资金391万元,录入机具1028台(套),补贴资金570.685万元(其中农机报废更新补贴3.35万元,3户,5台)、受益组织和农户707户,带动群众投资1710余万元,争取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万元,实施庭院经济发展项目,对生活困难、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户特别是“三类户”,进行购置农机具累加补助,目前已兑付21户40万元。
农时服务聚焦机具保障“发力”。抢抓农时精心准备,组织协调机具、作业供需对接、机耕、机收服务保障、机收减损、机播质量提升、应急处置防范等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在庆城县公众信息网、“庆城农业”“庆城农机”公众号发布信息,对天气情况、作业面积、所需机械等指导性意见。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及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围绕全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马铃薯种植科技示范点,及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乡镇,检查调配各类农业机械3300余台,发放宣传材料3600余份。
抓点示范聚焦提升效益“发力”。针对我县25万亩果园管理中机械化程度低、一工难求致使一些果园管理粗放、收益低甚至忍痛毁园的现状,争取果园全程机械化示范建设项目资金40万元,依托丰稔农机合作社建立果园管理机械化示范点500亩,购置各类果园机械8台,通过示范推广开沟施肥、机防、无人机植保、采摘转运、中耕除草等新作业技术和新型适用农机具,大幅缩减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探索果园全托管和半托管服务模式,解决一些果农缺人手的问题。按照“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较大的作业服务范围、有显著的综合效益”的要求,今年在驿马镇、高楼镇、白马铺镇、太白梁乡4个乡镇确定4家合作社(建功、兴机富民、丰稔、治富)作为巩固提升示范点,全力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全县已建办农机合作社34家,农机合作社总资产1.04亿元,经营土地5.33万亩,服务农户1.8万户。
农机培训聚焦规范操作“发力”。持续抓好农机安全检查,扎实推进拖拉机“亮尾工程”和农机安全整治活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2起,发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5份。加快实施农机报废工作,开展宣传动员6场次,走访调研回收企业3家,拆解报废老旧农机5台。加强技能培训,举办技能培训班5期,培训农机从业人员和农机骨干1103人、农机操作人员107人。强化源头管理。采取“重心下沉、关口前移、乡镇设点、就近便民”的工作措施,集中15天时间,深入乡镇开展农机实地检审验,检验拖拉机4639台、联合收割机87台,审验拖拉机驾驶人291人。加强平安农机创建,年内计划创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2个(兴机富民、恒享通达),目前申报资料已上报完成。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监管,联合市场监管局、农业执法队等部门,对全县范围内的农机维修网点进行专项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农机维修网点无证经营、零配件不合格等违法行为,提升农机维修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