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庆阳猪血灌肠的味美,得益于本土猪血、猪肠、荞麦面、小麦面、葱、蒜等食材的地道。在庆阳,灌猪血灌肠虽不及侍弄待客的九碗水花席的繁琐,却也马虎不得。灌猪血猪肠,新鲜荞面小麦面二八配兑的麦荞面、葱花、蒜沫、大香面、姜面和盐面,灌和蒸都得照传统套路走。传统套路,是航标,乃悠悠光阴打磨的抵达远方的平坦路。
在周文化发祥地之一庆阳,有道风味吃物,叫猪血灌肠。相传它源起秦时,兴于两汉,盛于唐宋,延今不衰,象征着庆阳食文化悠久与独特。
庆阳猪血灌肠的味美,得益于本土猪血、猪肠、荞麦面、小麦面、葱、蒜等食材的地道。在庆阳,灌猪血灌肠虽不及侍弄待客的九碗水花席的繁琐,却也马虎不得。灌猪血猪肠,新鲜荞面小麦面二八配兑的麦荞面、葱花、蒜沫、大香面、姜面和盐面,灌和蒸都得照传统套路走。传统套路,是航标,乃悠悠光阴打磨的抵达远方的平坦路。
我觉得,庆阳猪血灌肠当属中国最具喜剧氛围的一道美味。灌它的、吃它的,都吆喝“猪血灌肠”,都长个菱角嘴,瞧上去开心得很,喜气得很。它携带的是人全家齐的喜庆,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合欢。腊月里,宰了年猪,让荞面、麦面和年猪肠子,在葱、蒜、大香、姜和盐的助推下,结秦晋之好,又相濡以沫,那明朗心情又会在过年氛围里多一份厚醇。
灌猪血灌肠,属手艺活。手艺不老道,灌的不中吃。蒸亦非儿戏,不独火候得拿捏适度,气也得通透好。紧火米汤慢火肉,灌肠归肉类,缓火慢蒸,蒸蒸,揭开笼盖,以牙签细的竹棍子遍扎灌肠,畅开气流通道。透气有圭臬,透早了灌肠内容物尚未凝结,红糊糊随扎眼流在蒸锅水里,透迟了灌肠内容物积气因无通道使灌肠满皮开眼,招人识笑。蒸蒸透透气,透透气蒸蒸的灌肠,一旦往锅外涌喷灌肠香,灌肠始熟。俟厨屋和院子飘灌肠香,灌肠透熟。透熟灌肠,切不粘刀,炒不烂边,吃不粘牙,吃过唇齿余香。
猪血灌肠加红的绿的辣椒丝、葱丝等佐料炒的灌肠坨坨,盛白幽幽瓷碟里,是一道墨灰白红绿合唱的别致美味,一坨一坨,筷头轻夹,送在口中,细嚼缓咽,筋香松软赛过焖肉,荞面的苦香、麦面的筋香、肠油的醇香、菜籽油的清香、葱蒜辣椒的鲜香,光阴的绵香,均蕴其内,过口铭心,没齿不忘。地道庆阳猪血灌肠,做起来成本高、耗力耗时,却比焖猪肉、蒸猪肉的味美。自古迄今,庆阳乡人视之乃珍品吃食,馈赠亲友,联络感情,增进情谊。
庆阳猪血灌肠,载的是庆阳源远的农耕文化意蕴,传承的是庆阳流长的饮食文化。从前,它是当地那些衣食无忧乡人过大年享受的象征持家有道的一道风味美味,寻常百姓享受者寥寥。包产到户以降,寻常百姓不只过大年享受,更是啥时想享受啥时享受,自己懒做,超市大量供应。这是时代的好,当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