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梯田建设助农脱贫致富

摘要:秋日的清晨,略带丝丝寒意,可环县车道乡刘渠村农民徐生良的心里,却热乎着。吃过早饭,检查好农机具,他将拖拉机开到了荞麦地,不一会工夫就收完了6亩荞麦。“这要在以前,得收两三天,还是党的政策好。”徐生良说。2014年,村上实施梯田建设,他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将自家耕种的20多亩坡地全部推成了平整的梯田。土地平整了,耕种就方便多了。他卖掉养了十多年的两匹骡子,购置了一台拖拉机,配套了犁地机、旋耕机、播种机等设备。“以前种的‘滚牛洼’地,全得靠人背骡驮,现在全部用机器耕、机器收,不仅方便,产量也高。”谈起今昔耕

印象庆阳网讯  秋日的清晨,略带丝丝寒意,可环县车道乡刘渠村农民徐生良的心里,却热乎着。吃过早饭,检查好农机具,他将拖拉机开到了荞麦地,不一会工夫就收完了6亩荞麦。

“这要在以前,得收两三天,还是党的政策好。”徐生良说。2014年,村上实施梯田建设,他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将自家耕种的20多亩坡地全部推成了平整的梯田。土地平整了,耕种就方便多了。他卖掉养了十多年的两匹骡子,购置了一台拖拉机,配套了犁地机、旋耕机、播种机等设备。“以前种的‘滚牛洼’地,全得靠人背骡驮,现在全部用机器耕、机器收,不仅方便,产量也高。”谈起今昔耕作条件的对比,徐生良高兴地说。

耕作条件改善后,环县虎洞镇半个城村的雷振坤也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等机械。提起梯田带来的变化,他面露喜色:“我家的20多亩地,以前一家人起早贪黑也忙不过来,现在我一个人就能种过来。”种完自家的地,雷振坤还利用空闲时间,开着“铁牛”给别人家耕种“挣外快”。他家的两头牛不用下田,养着只为产牛犊“赚钱”。

近年来,为改变耕作条件,蓄住天上水、保护地里肥,环县着眼于全县梯田化的目标,县、乡、村三级联动,依托水保、扶贫、国土、农发等项目,整体规划、连片治理,把梯田建设作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各项工作的突破口,帮助农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截至目前,环县累计完成梯田建设188万亩,使人均梯田面积达到5.8亩。全县以梯田为主的旱作农业新技术面积超过百万亩,适宜农业机械耕作生产的土地90%都是梯田。梯田建设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环县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了种植结构,而且还集纳了雨水,防止水土流失,给环县的山川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