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精准贯穿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

摘要: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总书记的讲话带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彰显深厚的为民情怀,为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指明了方向。

印象庆阳网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习总书记的讲话带有强烈的问题导向,彰显深厚的为民情怀,为各地特别是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指明了方向。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去年以来,我市以一级响应推进脱贫攻坚,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17.4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59%。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所谓“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今后几年,我市脱贫攻坚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剩下的大多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言必信,行必果。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各级党委立下的军令状和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迎难而上,确保如期完成。

把“精准”落实到识贫扶贫脱贫工作的全过程,算好明细账、做好科学安排。既要善于在面上“织布”,又要善于在点上“绣花”。从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到选准产业扶贫方向,从选派好驻村干部到整合涉农资金,都要有调查研究的苦功夫、对症下药的硬功夫、一户一策的细功夫,才能精准发力、落地见效。

精准识别是前提。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并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逐村逐户进行科学识别,实现政策、资金、项目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三瞄准”。

精准帮扶是根本。要坚持因户施策、综合施策、组合帮扶,通过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基础设施扶贫、金融扶贫等举措,把政策、资金、项目精准“滴灌”到贫困村、贫困户身上,一对一开展对接帮扶。精准脱贫是目标。要严格落实脱贫退出标准体系、评价检查体系和验收责任体系,对数字脱贫、弄虚作假等行为要严肃问责。继续巩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摆脱贫困,是贫困群众的夙愿。目前,我市的脱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我们要保持积跬步而致千里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完成精准扶贫各项任务,把精准贯穿识贫扶贫脱贫全过程,求真务实、精益求精,调动一切力量扶真贫、真扶贫,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编辑/马梓萱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