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食的来源及做法

摘要:麻食,也有叫作"麻什"、"麻食子"或者"麻什子"的,是西北地区的一道回族传统小吃。 宁夏山区的回民叫它"麻食子",川区的回族习惯称之为"次面子"或"鱼儿钻沙",中原人民叫它"手撇面"、"捻面卷",南方人叫"猫耳朵"、"空心面"。

1

麻食这种面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他的成名作《饮膳正要》一书中便有记载。明代美食学家黄正一的《事物组珠》、同代饮膳典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也有提及麻食。

麻食子的做法很简单,先用盐水和好面,在盆子里捂一会儿后,取出反复揉搓,直到面团柔软光亮为止。然后再找来一顶新草帽,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揪半个小手指头肚大小一疙瘩面,在帽沿上一搓,便可搓出一粒薄厚匀称,圆形中空,外皮带花纹的麻食子来。只是在草帽沿上的这一搓,力度须把握得恰到好处。用力太重,会薄厚不一,形状蠢拙;用力太轻,搓出来的就成了面疙瘩,不成麻食子了,所以,能做麻食子者,多为聪慧灵巧的女性。

搓好麻食子后,下到开水锅里,再烩以芹菜、胡萝卜、肉丁等,调好佐料,舀到那细瓷花碗里,算是完成了全部工序。当一碗香气扑鼻,碗里绿、红、白相互辉映的麻食子放在面前,不要说有多香,单那色泽就足以令人馋涎难抑。吃麻食子讲究用汤勺,轻轻地舀一勺进嘴,那麻食子的柔韧劲道,芹菜、胡萝卜的嫩脆以及肉丁的香浓,会让你吃了一碗还想再来一碗。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