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近年味浓

摘要:腊月23、24,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小年,从小年起,中国人就要开始忙年了,这不,赶大集、办年货、贴春联、扫房屋,大家都忙起来了。

印象庆阳网讯  腊月23、24,分别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小年,从小年起,中国人就要开始忙年了,这不,赶大集、办年货、贴春联、扫房屋,大家都忙起来了。

赶大集、办年货,是我国北方农村延续百年的习俗。山东枣庄的徐庄大集,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而小年这天的大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绵延3里地,有上千个摊位,从头走到尾,怎么也要仨小时。

而长白山下的边境大集,零下26度的严寒,仍是挡不住的红火。这里有现磨的辣椒面,自家养的大公鸡,还有东北独有的各种冻货,绿油油的冻豆角、红通通的冻柿子。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今年,日喀则地区的藏历新年,恰逢与春节重叠,藏族同胞们这几天也正赶着办年货。在海拔3800米的日喀则中心广场集市,这里有上百个摊位、几千种货品。一种藏族特有的面食“卡塞”,格外引人注目。“卡塞”只有在藏历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才会准备。

摆“瑶王宴”,是湖南新宁瑶族人庆祝新年最重要的风俗。从农历12月15日开始,每个瑶族寨子都要摆上自己的“瑶王宴”,燃起篝火,寨子里的男女老少绕着火堆跳舞、喝竹筒酒,喜庆丰收。

福建三明尤溪县,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的故乡,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桂峰村,世代传承朱子理学,重视家风教育。每逢小年这一天,桂峰村要进行一年一度的晒族谱仪式,这个习俗从清代乾隆年间流传至今,通过晒族谱来祭奠先祖、教育后人。

今天,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水上花市开市了。从明清时期开始,花农们就会用小船运花过河,将船当店铺或者把花搬到岸上叫卖,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岸上鲜花盛开、水上花艇飘香,有买花的、有看花的,还有拍花的。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山西大同古城已经换上了节日盛装,这里的古都灯会将持续一个月,彩灯给这个千年古城带来了浓浓的年味。从小年起,中国人的年算是真的来了。

编辑/肖志娟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