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南梁红色故事 | “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摘要:1925年,刘志丹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誓言中他写道:“加入党,就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作为个人来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在短暂的33年人生历程中,刘志丹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奋斗到死的誓言。

1925年,刘志丹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入党誓言中他写道:“加入党,就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作为个人来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在短暂的33年人生历程中,刘志丹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奋斗到死的誓言。

640 (4)

刘志丹出生在陕北农村,但家境在当地人中尚算富裕。他自幼目睹家乡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因而十分同情穷苦大众,萌发了改造社会、复兴中华的愿望。1924年他在一首《爱国歌》中写道:“黄河两岸、长城内外,炎黄子孙再不能等待。挽弓持戈,驰骋疆场,快!内惩国贼,外抗强权,救我中华万万年。”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是刘志丹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奋斗一生的初心所在。他的堂弟刘景明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自从景桂(刘志丹)闹革命后,国民党政府便到处通缉,烧粮烧房、挖祖坟,父亲怪罪景桂,对他极为不满。舅舅王怀生也来劝他,说道:‘你书也念成了,大地方也串完了,为什么放着清福不享,偏偏要去钻山沟,受苦受罪呢?’刘志丹说:‘我一个人成了员外顶啥用!’‘那你还要怎么?’舅舅问。‘我要使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好生活。’刘志丹坚定地说。”

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在《纪念父亲百岁诞辰》一文中也写道:“我祖父开始不同意我父亲搞革命,怕惹杀身之祸,连累家庭。后在父亲的影响下转而支持革命,他卖骡子换枪给父亲。父亲的战友谢子长、阎红彦到我家养病,他杀鸡宰羊招待,走时送路费,派家人送。父亲把二叔、三叔、我家长工都带到游击队。”

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刘志丹倾尽了毕生心血。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回忆说:“家里老人常说:‘他是个不知有家的人。’他不知有家,这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大家,有着国家。他从小就立志要为国报效,想把穷中国、弱中国变成富中国、强中国。后来他参加了共产党,他更有了革命的志向,一心扑在工作上。”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刘志丹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他的好几位亲属都被敌人杀害,两个幼子由于战时环境恶劣均不幸夭折。长子生于1933年,1934年为避战乱,被家人带着躲藏于山中,因病饿交加殁于山野;次子1935年出生于南梁,小名蛮娃,5个月大时因着凉发高烧,服用了一个俘虏的国民党部队医生给的中药而殁,事后那个军医偷溜了。爱子殁时,刘志丹正在劳山战场指挥反“围剿”斗争。

刘志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英勇奋斗的一生。在异常险恶的对敌斗争环境中,尤其多次在“左”倾错误的排挤、打击,以至迫害下,刘志丹都未曾动摇对革命的信念,始终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矢志不渝地捍卫党和革命的利益。1935年10月初,“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陕甘革命根据地恶性发展,大批党政军干部被逮捕关押,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刘志丹也未能幸免。

肃反开始时,刘志丹正在前线指挥反“围剿”斗争,由于他在边区人民和红军中的崇高威望,“左”倾路线执行者不敢贸然下手,而是以调往北线指挥作战为名,将他骗离前线。刘志丹在途经安塞县真武洞时,恰巧碰见从瓦窑堡(中共陕甘晋省委和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代表团所在地)来的通信员。“通信员认识刘志丹,说有一封给十五军团的急信,顺手交给了他。刘志丹同志打开一看,原来是保卫局下命令逮捕自己。”刘志丹明知危险就在眼前,但为了避免发生冲突,不使党和红军分裂,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他镇定地把信交还给通信员说:“你快把信送到军团部,就说我自己去瓦窑堡了。”刘志丹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主动来到瓦窑堡后,执行极左路线的保卫局长竟称他“反而不跑,是狡猾地以使党对其信任”,立即把他和一批陕北干部关押了起来。面对随时有可能被处死的严酷现实,刘志丹始终以对党的耿耿丹心泰然处之,并让“同志们不要对党有二心”。

党中央、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当了解到根据地错误肃反情况后,立即命令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并立即释放了全部被羁押的指战员。

直罗镇战役后,毛泽东于12月13日回到瓦窑堡。随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先后接见了刘志丹。周恩来在接见刘志丹时,第一句话就说:“你受苦了,我们感谢你创建了这块根据地,使中央有了落脚地。”当时,刘志丹激动地说:“感谢中央救了我。”第二天,周恩来同刘志丹来到毛泽东的办公室。毛泽东亲切地安慰刘志丹说:“你和陕北的同志受委屈了!”听了毛泽东情真意切的话语,刘志丹难以抑制激动之情,感激地说:“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挽救了陕北、挽救了我们。中央来了,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同桂荣回忆刘志丹肃反中出狱时的情景很是伤感:“志丹回来了,带着狱伤出现在亲人面前。贞娃看见久别的爸爸,一下子扑到怀里呜呜哭起来,并泣不成声地说:‘爸爸──蛮娃吃药毒死了──我想弟弟呀!’”同桂荣看见丈夫在狱中受刑露骨的指头,想起两个夭折的儿子,也禁不住内心无限悲伤,失声痛哭起来。刘志丹当时“刚骨骨地站在那里,一手抱着贞娃,一手紧抓着炕棱,点点泪珠滴在女儿的脸上”。看见悲痛过度的妻子跌倒在灶火圪崂,刘志丹不顾狱伤疼痛急忙把她扶上炕,给她擦着眼泪说:“桂荣,你要想开些,干革命要舍得一切,要豁出自己的生命,包括亲人在内。只有站起来英勇奋斗,彻底消灭反动派,才能有我们的自由和幸福……”

刘志丹出狱后,不计个人恩怨,又全身心投入工作。刘力贞回忆说:“父亲带着狱中被折磨的伤疤走出监狱,但他脸上仍带着微笑。没有休息一天,就投入紧张的工作。白天开会,晚上在麻油灯下写材料,母亲劝他休息,他说:‘任务紧迫,时间不等人。’紧接着他下乡扩兵,筹建红二十八军。”

1936年东征前刘志丹经常和夫人秉烛长谈,好像要把他的心思全讲出:“我爱父母和乡亲,我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愤恨卖国贼,我愤恨堕落的政府,我痛惜中国人民深受苦难。我因此才走上革命道路的。”“我要生而益民,死而谢民。”他还特别郑重地说:“我这次上前线,是再次去为我的信念而奋斗,又一次表白我对国家、对人民、对党的忠诚,为救国救民我可以贡献出一切。”

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在东征前线壮烈牺牲。在刘志丹33年的人生历程和12年的革命生涯中,为解救广大劳苦大众于水火,他勇往直前,从不回头,一生践行“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的入党誓言,为实现“使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好生活”的美好愿望,他倾尽了最后一份力,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尤其是延安整风前,整个党内对“左”倾错误的深层根源还没有深刻认识的情况下,对陕甘错误肃反的纠正还有局限性。李维汉曾著书说:“当时由于‘左’倾路线没有清算,陕甘边苏区的地方干部和军队干部仍然戴着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所以对他们的工作分配,特别是对一些高级干部的工作分配,一般不是公正的。”直到1942年4月,中央决定对陕甘肃反问题重新审查,才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1983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关于西北党史问题的2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刘志丹同志是一个胸怀大局,具有崇高品德的领袖人物。”

编辑/赵俊阳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