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近日连续发布4批20个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汇总发布内容包括谣言内容、谣言传播轨迹、媒体辟谣情况以及谣言的危害等。
制图:张芳曼
印象庆阳网讯 据法制报消息:(记者齐志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近日连续发布4批20个食品药品类谣言汇总。汇总发布内容包括谣言内容、谣言传播轨迹、媒体辟谣情况以及谣言的危害等。
食药监总局近日集中发布的谣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部分谣言在网络上仍“余威未减”。这些谣言涵盖肉食、水果、饮料、蔬菜、食油、茶类等多个食品门类,呈现三大特点:“致癌”成为造谣传谣者“包装”谣言的常用词汇,微波炉、牛奶、鱼腥草、自来水中的氯等都被贴上了“致癌”的标签;在时令季节,西瓜、黄瓜、柿子、枣等果蔬经常无辜“躺枪”,每逢热销季节,“西瓜打针”“无根豆芽有毒”等谣言就会死灰复燃;虾、蟹、鸡等肉类食品经常被造谣者以变种、变异为噱头疯传网络,并生成多种版本。
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曾多次刊发调查报道,第一时间对网上曝出的食品安全谣言科学求证,消除误解和恐慌。各级相关部门及时公开调查检查情况,给予谣言有力回击,部分造谣传谣者受到法律惩处。
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谣言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舌尖上的谣言”占45%。网上食品谣言多、传播快,一个重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低。业内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压缩食品安全谣言生存空间。同时,治理食品安全谣言一定要下重拳,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形成合力。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