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到庆阳,大家就一起先认一个字吧——窋。在庆阳的多样文化资源中,最重要的源头文化脉络当属作为先周故地,周先祖在庆阳共传承12代,治理这一方土地长达400余年之久,难怪在庆阳市有一个建了一个相当漂亮的广场——周祖广场,因为位于市场的最北端,也称城北广场。
来到庆阳,大家就一起先认一个字吧——窋。在庆阳的多样文化资源中,最重要的源头文化脉络当属作为先周故地,周先祖在庆阳共传承12代,治理这一方土地长达400余年之久,难怪在庆阳市有一个建了一个相当漂亮的广场——周祖广场,因为位于市场的最北端,也称城北广场。
象征庆阳北大门的绿地广场,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周祖像,那就是不窋(bù zhú)——后稷之子。那么后稷又是谁呢?这个问题陕西人可不能不知道。后稷原名“弃”,年少时便表现出杰出的稼穑之术,成人后,帝尧便请他作“稷”,专门负责农事工作,舜统治时,他就被封为“邰”地(在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南)之主。
我们都去过农科城杨凌吧?后稷就是常年立在高速路口的那个雕塑人物——生日:约公元前2300年,职业:农师(农官)。关于“他是谁”的问题,其实我们没必须纠结这么多,毕竟那是四千多年前的事儿了,我们只需知道那有型的“蜀黍”代表庆阳农耕先祖的一个符号就行啦。
稷去世后,不窋继位为稷,继续负责农事直到晚年,而此时的夏后不重农事,不窋因此丢官流浪到了戎狄之地(现在的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境内),不窋死后便葬在今天庆城境内的东山之巅,而不窋的后世子孙也都继续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直到周文王、武王的崛起,因此,可以说庆阳是周朝事业的酝酿隆兴之地。
中华周部族家谱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姬轩辕)—少昊(又名玄嚣,本名姬己挚,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姬夋,又名姬夒)—弃(史称后稷,本名姬弃)—不窋(kū)—鞠—公刘(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姬类)—古公亶父(姬亶)—季历(姬历)—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