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为契机,聚焦党建引领“红映乡村”关键主线,立足城郊区位优势,抢抓数字经济红利,积极培育电商直播人才,探索出了支部‘“搭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的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以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为契机,聚焦党建引领“红映乡村”关键主线,立足城郊区位优势,抢抓数字经济红利,积极培育电商直播人才,探索出了支部‘“搭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的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新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好风还需凭借力,乡村优质的农产品如何更好地走出去,一直是唐旗村党支部思考的问题。今年,唐旗村迅速转变观念,借助互联网东风,成立了唐Q大队助农工作室,不仅注册了“唐Q大队”农产品专属商标,还设计制作了精美的特色独立包装。通过与邮政、中通、顺丰等5家物流网点的紧密合作,让农特产品插上“云翅膀”出村进城,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西华池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王博告诉记者,在具体工作中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上网变现”,探索“支部+农户+合作社+新媒体”工作机制,通过“农户申请、党员发掘、支部审核、食药备案”四步流程,先后在159户农户、小作坊中甄选出48种农特产品。同时,依托“唐Q大队”抖音、快手、视频号等新媒体账号,通过“党员上镜推介、干群直播带货、全员微信接力”等方式,迅速推动了苹果、甜瓜、碱水豆腐、冉面等一大批“乡味”飞入“云端”。
唐旗村还将“新农人”培育作为人才招引和培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开展一系列电商人才培训活动,助力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张丽丽就是受益者之一,她从事杂粮生意已有十余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她通过网络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梦想。“夏天主要售卖燕麦揉揉、面筋筋、焖饭、凉皮、搅团等,在县城周围免费配送。现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我又做起了电商,售卖手工燃面、灌肠、鸡血面,深受在外地的庆阳人喜爱,昨天就收入了2000多元,我觉得不出家门,挣这么多钱,非常满意。”张丽丽说。直播电商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创新举措。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唐旗村成立了合水县云上雁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返乡创业人士、乡村工匠、党员干部、种养大户等186名社员,入股资金达35万元,形成了党支部引领、全员参与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唐旗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王敏敏说:“截止目前,我们共帮助农户代销农副产品15万元以上,发展带动农户50余户,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
“村里也有像张雪峰、李建国等一批‘非遗’传承人,我们依托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盘活已有资源,新建‘唐Q大队’共享农场、剪纸非遗小课堂、围炉煮茶等体验点6处,建成全县首个集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亲子研学为一体的‘不要门票’的大景区。”西华池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王博说。近年来,唐旗村立足区位优势,通过“乡村旅游+农耕体验+亲子研学”模式,将唐旗村打造成了一个集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亲子研学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大景区,并积极探索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推动形成乡村发展新业态、新格局,走出了一条流量引燃乡村、电商带甜生活的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 崔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