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耳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已使我国近90%的听障儿童能够听声学语,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学校学习。这是记者5月14日从中国残联召开的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 高蕾)人工耳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已使我国近90%的听障儿童能够听声学语,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学校学习。这是记者5月14日从中国残联召开的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中国残联计财部副主任刘立军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助残科技研发应用部署、实施力度。“十三五”以来,科技部将残疾人康复、无障碍环境建设、辅具技术等领域科研项目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残联组织并实施的7个项目吸引了25所高校、16家科研院所、24家企业参与其中。同时,近五年来,中国残联设立各类科研课题300余项,助推助残科技研究、应用。
刘立军介绍,当前,一批科研成果已得到推广应用,在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耳蜗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已使我国近90%的听障儿童能够听声学语,进入普通幼儿园和学校学习。智能语音转换和读屏等技术的推广应用,正使越来越多听障人士和盲人与其他人群高效沟通,跨越数字鸿沟,融入信息社会。
“中国残联将积极联动各方科研力量,密切跟踪信息、生命、制造、材料等科技发展最新进展,针对残疾人康复、辅具、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科技需求,进一步推动将相关科研项目纳入国家及地方科技计划,积极争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等支持,促进涌现更多助残科研成果。”刘立军说。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