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财政部《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23〕75号)和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24年全省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强化流程管理,筑牢风控防线,有效提升了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质效。
今年以来,我局严格按照财政部《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金〔2023〕75号)和省人社厅《关于进一步做好2024年全省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强化流程管理,筑牢风控防线,有效提升了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质效。
一、转方式,力促贷款应享尽享
随着经济结构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调整,为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自2024年开始,创业担保贷款不再以下达目标任务作为评价工作的方式,转为采用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式推动工作,力促各类创业人员和小微企业应贷尽贷、应享尽享。同时,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300万元提高至400万元,将小微企业前1年内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人数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下降为1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下降为5%),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财政贴息,更好发挥了创业担保贷款在促进就业创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强管理,推动政策精准落实
为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我局进一步强化创业担保贷款审核发放流程,细化完善审核发放程序,精准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对象、条件、额度、利率、期限、担保、贴息和担保基金管理等一系列政策规定,通过借款资格信息化数据比对,实行资格审核、尽职调查、贷前调查“多审合一”,规范审核至发放原则上不超过13个工作日的要求,全面提高了政策落实精准性和获得性。同时,在杜绝个人敏感信息泄露的前提下,对贷款拟发放对象提前进行公示,增加了政策落实透明度,提升了工作规范性和公众信任度。
三、筑防线,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我局坚持服务和管理并举,强力筑牢各业务环节风控防线,确保创业担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以创业担保贷款各项政策为依据,以贷前审核发放、用款跟踪管理、贷后风险防控为重点,建立了《庆阳市创业担保贷款负面清单40条》,其中:贷前审核发放19条、用款跟踪管理3条、贷后风险防控16条、政策宣传1条、问题整改1条,并全面运用“大就业”信息系统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构建起了全流程、全覆盖、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逐步实现了风险隐患的精准识别和有效管控,提升了风险抵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