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闫希军1953年出生在甘肃省镇原县一个贫困地区的农民家庭。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成了孤儿。“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有一个家。”军队就是他最向往的“家”。为了表达参军的愿望,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希军”,即希望参军。
热情、坚韧、开朗而谨慎,充满活力、三句话不离本行,这是闫希军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说他热情、坚韧是他对事业的态度和追求;说他开朗而谨慎则体现了一位曾经的军人以及当今知名药学专家、优秀企业家性格特征;说他充满活力、三句话不离本行,是指他对中医药工作的执著与热爱。
他1953年出生在甘肃省镇原县一个贫困地区的农民家庭。七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成了孤儿。“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所以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有一个家。”军队就是他最向往的“家”。为了表达参军的愿望,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希军”,即希望参军。
少年亦有凌云志,1969年,年仅16岁的闫希军如愿以偿应征入伍,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军装,接受了军队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和荣光,朴素的感恩心情迅速升华为对党的热爱和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
1970年12月,入伍还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被保送到陕西省人民卫生学校(现西安医学院)学习,长期在部队医院从事药事管理和药物研制工作。在军队大家庭,他上了学,提了干,成了家……,从一个穷苦的孤儿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一个铁骨铮铮的真正军人。几十年来他始终觉得,党给予他的太多太多,党和部队对他恩重如山!他把自己满腔热血投入到军队这个大家庭中,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优秀军人,以及后来的一名军内知名药学专家。
1989年,闫希军被调到解放军第254医院任药械科主任,负责全院的医疗设备、药品的采购以及药品的供应与管理。组织的信任给了他动力,也给了他压力。当时医院资金比较困难,药械科经费更少,药械科要发展,仅靠上级有限的拨款显然不可能也不现实。为了寻找收入来源,闫希军决定在老本行上发展——制药,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中药上来,倾心致力于研制现代中药——复方丹参滴丸。
在复方丹参滴丸研制初见成效的时候,闫希军的脑海里又冒出了一个念头,他要把这项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复方丹参滴丸的新药证书还在审批过程中,他就想“没有胎儿,先谋产房”,筹划建设一座5000平米、主体建筑耗资就达800多万元的现代化制药大楼。
他的执着,得到了当时北京军区后勤部的大力支持,1993年底,大楼盖起来了,经过几番的试制、报审、验证和临床,复方丹参滴丸也顺利地获得了国家新药证书和生产文号,与此同时,技术性能先进、工艺流程自动化的滴丸制剂生产线也建成了。天士力集团的前身——天使力(后更名为“天士力”)联合制药公司于1994年5月诞生了,以现代中药产业为基础,走上了高科技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道路。
1998年,是闫希军难以忘怀的一年!年初,北京军区以天士力为核心企业,成立了北京军区医药集团(师级编制),闫希军担任集团总经理。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在军队医药行业大干一场的时候,军区传达了党中央和军委的决定,要求部队停止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立即与部队脱钩!
那一夜,他辗转反侧,彻夜无眠,党组织多年来的培养、军营生活的历程,一幕幕重又在他脑海中回放……第二天早上,他做出了一个果敢的决定:不跟组织要官职,不跟部队讲条件,脱下军装,勇赴商海!在他的带动下,47名和他一起开创天士力的干部和志愿兵,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集体脱下军装“下海”了。
闫希军站在世界生物医药前沿,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做新做高”生物医药,积极引进国际人才、技术和资本。闫希军带领着天士力集团坚定信念,把中医药推向世界。
为了动员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参与中医药国际化,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依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的支持,他倡导组建了由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石家庄药业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等多家校企参与的中医药世界联盟组织,并担任联盟的首任董事局主席,集中组织成员的产品、科技、人力和资本等优势资源,联起手来,以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这种国际化资源和申报过程的新模式,让更多的优秀中药品种搭乘和共享这个平台,为其开辟了一条走向世界的通路。
如今,天士力集团是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制药业为中心,包括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健康食品等。涵盖科研、种植、提取、制剂、营销等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是天津市重点支持的大企业集团之一。以“现代中药第一品牌”自居的天士力,市值已经达到400亿左右。 他与天士力集团创立的健康事业依然砥砺奋进,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