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甘肃省政府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以下简称《工作规则》)。《工作规则》明确提出,甘肃省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认真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及时依法处理和改进工作。
印象庆阳网讯 近日,甘肃省政府印发《甘肃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以下简称《工作规则》)。《工作规则》明确提出,甘肃省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认真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及时依法处理和改进工作。重大问题要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省政府及各部门要从严治政。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及失职、渎职造成影响和损失的,要追究责任;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
豆腐渣工程之腐败,自有天网恢恢之法律严惩责任人,但倘若官员自身或违纪或失误,由此造成的后果或被淡化掩埋或草草惩之,其弊难究。思想政策或以权谋私若轻惩之后再“带病提拔”,莫不会被后来者效以模仿。近日甘肃省政府出台政策要求对重大决策失误和严重违纪等实行终身问责制,不仅让人侧目关注。但终身问责制规定强硬规定已久,是否真的就能落到实处严格效行?
“终身问责”,是只要官员在其位则存在的无形“紧箍咒”。此项规定早已见于全国各地,但影响式微。究其原因,无非有三。其一,只号政令,不切事实。各地颁布“终身问责”之后,窃以为此法令已对官员们着心理威慑之作用,却未曾拿出真正落到实处的决心,以至于政令成空文一张,被束之高阁;其二,追究责任,照常提拔。政令下至地方,惩戒成了走过场,惩戒力度不大,官员也习以为常此举不过诺为平常一般,只是走走过场,风头一过,某些官员不降反升,竟被“带病提拔”,混得还较前更好,“终身问责”也就成了一句口号,沦为“标题党”;其三,监管不力,官官相护。某些监督部门的官员见此政令也是深感自危,唯恐日后违纪犯戒也被拉入深渊,所以对犯事官员也是“于心不忍”、“网开一面”,如此监督,“终身问责”如何施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问责机制,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故“终身问责”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的好政策,但在具体落实中,需要循序渐进落到实处,不要只喊口号,“纸上谈兵”。对违纪官员需要严惩且拒不提拔,决不让害群之马祸乱官场,也莫让“终身问责”一纸政令成为“标题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