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处宁县城北川上游的春荣镇王台村和昔沟村曾是义渠国义渠王点将台的遗址所在地,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优美的传说,成为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今,这两个村的村民们借着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劲东风,籍着镇上通过招商引资兴起的蟠溪生态山庄,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建起了设施果蔬自摘园,走上了打“生态牌”,赚“旅游钱”的致富路。
印象庆阳网讯 地处宁县城北川上游的春荣镇王台村和昔沟村曾是义渠国义渠王点将台的遗址所在地,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和优美的传说,成为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今,这两个村的村民们借着乡村旅游发展的强劲东风,籍着镇上通过招商引资兴起的蟠溪生态山庄,纷纷办起了农家乐,建起了设施果蔬自摘园,走上了打“生态牌”,赚“旅游钱”的致富路。
3月26日,经营设施果蔬自摘园的昔沟村村民金玉兰边招呼进园客人边喜滋滋地冲笔者说:“王台村和我们昔沟村所在的这段子川,山清水秀,树多草多,环境清静,是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近年来,来这儿的游客逐年增多,侍弄2亩设施果蔬自摘园一年下来挣个三四万元一点都不难。”
目前,在春荣镇北川的这两个村已有农家乐10家、设施果蔬自摘园12家,旖旎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不少游客,草莓、圣女果、水果黄瓜、土鸡、土鸡蛋、野生木耳等生态特色农产品,都是城里游客的喜爱。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陆续返乡打理上农家乐,侍弄起了设施果蔬自摘园,饲养起了土肉鸡和土蛋鸡,不仅收入不比外城里打工的少,还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日子越过心里越舒坦。
2015年,春荣镇王台村和其北邻的昔沟村被县上列为生态文明小康村,并定位为生态宜居、魅力宜游的县级旅游示范村。同时,镇村以“旅游+”的发展路径,结合脱贫攻坚行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美丽家园建设工作,配套水、电、路等公共服务设施,为这两个村修建了水泥路、栽植了景观树和花草、修成了文体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使两个村的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印象庆阳网讯 喜人的巨变不仅仅发生在王台村和昔沟村。在地处宁县九龙川中游的春荣镇高寺村,整洁平坦又四通八达的沥青、水泥、砂石道路,花木葱茏的庭园,别有风格的农家小屋,小桥流水贯穿的村庄,形成了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
“自县上和镇上开发旅游产业以来,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高寺村的庆阳广兴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村广兴农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雷军锋高兴地说:“社员户养的肉牛销路好了,去年以来卖价也高了,平均每头肉牛比以前高了1000元以上。”
该合作社生态养殖肉牛的56户社员户,都参加了县上、镇上统一组织的生态养殖畜禽的技能培训,养出的肉牛达到了生态的标准,深受消费者青睐。
农家富了,农家乐了。在如今的宁县,像王台、昔沟、高寺这样的山村已有60个。这些山村人的日子,过得闲适而充盈,外地游客也感受到清新的自然风光、纯朴的乡风民俗,在地方特色浓厚的村子里享受着田园之乐。
近年来,宁县深入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以印象义渠.莲花池旅游黄金线为模板,探索推进“旅游+”的多产业融合发展路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美丽产业、健康产业,使农村不仅逐步成为特色农产品的供给基地,也逐步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更逐步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目前,全县已扶持发展农家乐、设施果蔬自摘园、特色林果观光园及乡村客栈等375处(家),中村镇的政平村、新宁镇的金冢村、春荣镇王台村和昔沟村、湘乐镇的莲花池村、焦村镇的任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16年至今年2月底,全县接待游客7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