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天堂,就去雨崩

摘要:“ 我宁愿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也不愿在四角的天空飞翔;我要挣脱拷住我心灵的枷锁自由流浪,死也要死在幸福的路上;就算前方风沙弥漫,就算永远走不进天堂,就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也要在路上尽情地绽放。”

“ 我宁愿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跌跌撞撞,也不愿在四角的天空飞翔;我要挣脱拷住我心灵的枷锁自由流浪,死也要死在幸福的路上;就算前方风沙弥漫,就算永远走不进天堂,就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息,也要在路上尽情地绽放。”

梅里雪山主峰,云南省第一高峰——卡瓦格博。摄影/凌骏

梅里雪山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和西藏的察隅县交界处,距离德钦县城30公里,属于怒山山脉中段,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她逶迤北来,峰峰壮丽,平均海拔在6000m以上,也被称为“太子十三峰”。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海拔6740米,为藏传佛教宁玛派伽居巴的保护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雪山之神”,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至今仍然是一座处女峰。

雨崩是梅里雪山脚下一个藏族自然村庄,四面群山簇拥,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人烟稀少,全村只有34几户人家,约180多人,仅通过一条山道与外界相通,至今仍无公路可通行,雨崩村的“交通”方式只有步行或者是骑马,徒步18公里并翻越海拔3700米的垭口才可进入村子,即使是骑马也要六,七个小时才能到达。

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信徒从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地千里迢迢赶来朝拜,行走其间让人有旷世桃源之感。有人说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人说这里是香格里拉的缩影。

然而,从没有人后悔走近它。

摄影/凌骏

从云南省德钦县出发,至公路的终点西当村,村民会拿出马票要游客抽签,抽到瘦的矮的村民高兴的又叫又跳,抽到胖的则塔拉着脸。他们说:胖的重,马会累着,他们心疼马。

摄影/凌骏

一路上踏着积雪,周围是茂密的深林,站在3700米的南宗垭口可以近距离看到梅里雪山,此时,巨大的神女峰与五冠仁峰无比清晰地矗立在正前方,美得令人晕眩,美到了极致,雪山、森林、草地,让人忘记了登山的疲劳。村民自然的唱起了当地的山歌,跳起了当地古老的一种舞蹈弦子。短暂的休息让我们感觉精神好了很多,下山的路要好走一点。

转过几道弯,透过云层,山下一个静谧,安详,如诗如画的村庄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就是雨崩。

摄影/凌骏

雨崩村有上雨崩村和下雨崩村之分,两村距离大概一公里左右,雨崩河在两村之间穿过,相隔虽不甚远但山路崎岖,非常难行。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雨崩神瀑也历来是藏传佛教朝拜的圣地。

雨崩上村的日照金山、雨后彩虹、星月同辉三项盛景,让人不禁感到是受到了神的祝福。摄影/凌骏

据说,雨崩村之所以起名雨崩,正是因为它坐落于雪山之下,常年受融雪飘洒而下的水滴滋润,如雨水崩落一般。也正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加上人烟稀少,这里的植被茂密又奇特,有不少老树干上寄生着许多其他植物,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新奇植物,婀娜多姿。在美丽的白塔旁下雨崩唯一的客栈神瀑客栈就坐落在那,老板叫阿青布,一个纯朴的藏族人。

晚上来到阿青布的院子,点起堆篝火,围着火塘喝着青稞酒,满天的星星就在头顶,距离如此之近,仿佛伸手就能摘到,恍如童话世界。阿青布那里有许多关于梅里雪山,雨崩,神瀑,以及村民的很多故事。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雨崩村仍保留着不少纯朴的藏式民俗。

当第一缕朝霞映在梅里雪山上时,整个世界仿佛已经凝固,时间已经停止,周围的人们不知不觉中有的已泪流满面,雪山由白变粉,由粉变红,最后变成了金色。慢慢的随着太阳的升高,又逐渐变成了白色,这时人们才长长出了口气,时间好像才开始行走。

西当村至雨崩村海拔高差约1000m

图片来自《行天下》杂志制图/杜卓异

在乡间惬意的泥土气息中你会发现典型高原的美丽景象,雪山、草甸、原始森林、冰川、瀑布、湖泊...一幕幕都是安宁祥和的画面。到雪山脚下时,周围雪山环绕,风云变换,五冠峰就矗立在眼前,有的像一幅水墨画,有的巍峨耸立,随着云层的变换,山峰时隐时现,有时云雾飘动在山间像一条洁白的哈达,敬献在五指峰下,此情此景,语言竟显得如此苍白。

五冠峰摄影/付滔

缅茨姆峰,相传是主峰卡瓦格博的妻子,形态优美,是梅里十三太子峰中最美丽的一座,又被称为神女峰。摄影/凌骏

冰湖,卡瓦格博的心脏。摄影/凌骏

卡瓦格博的冰川圣水顺流而下,抚育着居住在这里神的子民,通往神瀑的一路都充满了朝拜的人群。摄影/凌骏

如今,雨崩村依然景色如画,但随着徒步者的增加,雨崩村已不再原始和落后,更多的当地村民把房子改成旅馆交给外来人来经营。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挑战攀登卡瓦格博,最终以发生世界第二大山难告终,一共17人的遗体永远留在了通往卡瓦格博的道路之上。

此后为保护当地居民信仰,禁止日后一切攀登卡瓦格博的行为,当年登山队为了登顶在山脚下建立的笑农大本营永远留在了雨崩村通往冰湖的路上继续开放,述说着往日的点滴。

图片来自中国国家地理网

编辑/刘涛
未标明由印象庆阳网(www.yinxiangqingyang.com)原创的文章,均为公益转载或由网民自行上传发布。网站所有文章均不代表我站任何观点,请大家自行判断阅读。文章内容包括图片、音视频等如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感谢理解,致敬原创!站务邮箱:931548454@qq.com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